三“链”齐驱迈新步 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1年03月10日08:38  来源:贵港日报
 
原标题:三“链”齐驱迈新步 跑出发展“加速度”

近日,平南县大成绿色生态园区内机声轰鸣,污水处理、热电联供等各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占地200亩的镇隆生猪养殖小区,5个单元的养殖栏舍建设完成,技术人员正在对厂房和自动化养殖系统进行验收;雄森动物大世界内,投资5.3亿元、占地36400平方米的平南雄景生态酒店正式投入使用……

近年来,平南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重点推动纺织服装、生猪养殖、全域旅游三大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产业链迅速激活,逐步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最近,平南县获评为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纺织服装产业链:产业集群 全速推进

隆冬时节,大成绿色生态园区内,广西世纺投资集团热电联供项目施工现场,运土汽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目前土建主体全部都封顶了,正全力抢建主厂房。”经理谢飚介绍。

大成绿色生态园是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的主战场,也是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一核六园”之一。

近年来,平南县将纺织服装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以绿色功能染整为牵引,以科技纺织面料为支撑,以时尚高端服装制造为重点,发展全产业链纺织服装时尚产业,明确“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冲千亿、十年再翻番”的战略目标,高标准建设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规划布局“一核六园”,即平南县镇隆总部核心区,大成绿色生态园、武林智能制造园、大安工装定制园、临江品牌创新园、大新品质童装园和桂平市木乐休闲运动园,总体规划面积39.24平方公里。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0亿元,税收7.5亿元以上。

为使落地园区企业加快建设并竣工投产,平南县依托“县委书记企业直通车”“县长服务企业日”等工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该县产业招商和服务中心以“项目到中心,落地有保障,投产更顺利”为工作目标,21个部门常驻园区靠前服务,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能最高、服务最好的“六个最”营商服务环境。共为园区解决57个重大生产建设问题,帮助企业办理面积共109万平方米的69宗土地出让和116本建设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证照。

目前,时尚新区签约引进纺织服装企业144家,总投资额272.82亿元,开工建设47家;已投入约20亿元推进大成绿色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通道路大成大道已建成通车,进园一路、二路、三路等6条道路已投入使用,大成园区二期“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广西世纺投资集团行政部经理汤勇斌信心十足地表示:“公司力争在春节前完成供水厂、热电联产、六运服饰公司等9个项目的厂房竣工试投产工作。”

生猪全产业链:龙头带动 加快发展

平南县是生猪养殖大县,连续13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依托较好的生猪产业基础,该县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财政扶持资金,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养殖,着力打造生猪全产业链。

1月11日,笔者在平南县益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看到,全封闭的养殖场里,饲料经过管道输送到计量筒再下放到料槽,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种猪定时在各自的“格子间”里吃食、饮水。

“养殖场采取全封闭栏舍养殖,配备监控、温控、自动化送料、自动化饮水、消毒、粪污处理六大系统,整个生猪养殖过程高度自动化。”公司后勤主管韦沃介绍。

平南县益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生猪养殖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8.8亿元,全部投产后核心示范区年出栏6万头,种猪扩繁1.5万头,拓展区年出栏20万头,辐射区年出栏50万头。

“目前,示范区已经在2019年12月建成投产,常年存栏能繁母猪3000头左右,2020年8月以来陆续出栏猪苗2.7万头。拓展区、辐射区正加紧建设。”韦沃说。

四川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建设的平南县德康镇隆种猪场也于2020年12月竣工投产,现存栏能繁母猪5600头,预计年出栏生猪10万头。“公司到平南发展,主要是平南有较好的生猪养殖基础,有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建设过程中,县政府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经理吴超明说。

平南县通过成立生猪全产业链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实现生猪养殖投资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按期高效推进生猪养殖项目,促进全县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目前,引进了广东海大集团、四川德康农牧、正邦集团、四川巨星集团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计划总投资101.7亿元,建设年出栏400万头的生猪养殖项目以及饲料加工、食品加工项目等。其中,广东海大集团、四川德康农牧已全面开展生猪养殖工作。四川巨星集团、正邦集团的生猪养殖项目2020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2月底前投产。投资8亿元的国通雄森农业产业城屠宰加工冷链中心,集生猪屠宰、加工、冷链、流通销售于一体,建成后可每小时屠宰生猪400头,现屠宰中心建设已经完成进度的80%。

在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平南县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成效明显。2020年累计出栏肉猪72.6844万头,同比增7.99%;存栏生猪55.1万头,同比增351.64%;能繁母猪存栏8.7万头,同比增761.38%。

全域旅游产业链:补足链条 打造品牌

“元旦期间,我们动物园游客量达2.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37万元。”1月11日,平南县雄森动物大世界总经理助理卢祖才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雄森动物大世界已经建设成集野生动物观赏、梦幻剧场、水上乐园、主题度假酒店、生态采摘体验、农家乐于一体的大型“吃住行、游乐购”综合性旅游项目。

近年来,平南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依托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仅在2018年至2019年,就成功创建了雄森动物大世界、北帝山旅游区和龚州公园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9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形成了“南雄北帝”为龙头,城乡旅游点面开花的旅游格局。在此基础上,该县加快推动旅游与文化、商业、农业等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

补齐“项目链”。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工程,以旅游项目建设助推全域旅游发展。2020年,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老木棉大瑶山文化艺术村等一批文旅项目。通过重点建设提升老木棉大瑶山文化艺术村、北帝山旅游区、雄森动物大世界等一批文化旅游核心项目,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补全“基础链”。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协调开通旅游客运班车、旅游公交和观光巴士,全县各主要景区已实现市政道路、二级公路通达。建设了江北公园、江南公园25公里旅游绿道、蒙金二级公里大鹏高速出口至国安乡段30公里风景道;完善了旅游驿站、观景台、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旅游服务设施。

补优“品牌链”。立足全域旅游目的地城市品牌,注重宣传营销。摄制平南旅游宣传片,征集旅游宣传口号、平南旅游形象logo、旅游吉祥物等方式,扩大宣传效果。同时,通过举(承)办大型节庆活动,提升平南旅游的知名度。2018年以来,平南县先后成功举(承)办了全域旅游主题推广活动、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登山节、龙眼节、龙舟赛等8场系列大型活动,并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推介平南旅游品牌。

平南县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8年,接待游客403万人次,总消费51亿元;2019年,接待游客622万人次,总消费78.93亿元;2020年,接待游客465.46万人次,总消费57.85亿元的好成绩。

(责编:张芳、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