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客运段动车四队党员列车员黄玢扎根客运服务一线,用奋斗照亮青春底色。
由于服务工作表现突出,旅客“点赞率”蝉联车队榜首两年,在2017年8月动车四队以黄玢的名字创建党内品牌——刘三姐·“玢玢有礼”服务台。
2018年南宁客运段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干部、2020年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面对接踵而至的肯定和褒奖,黄玢更加刻苦“修炼”,努力当好引领示范“排头兵”,不断为旅客提供温情服务。
3月1日,D3564次列车梧州南站开车后,黄玢巡视至6号车厢,发现两位老年旅客乘车,便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帮助。
“姑娘,我们到都匀东站下车,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怕听不到广播,坐过站,你能不能在到站前来提醒我们?”76岁的王爷爷说。
“爷爷、奶奶,你们安心在车上休息,都匀东到站前我来提醒你们。”黄玢微笑着递上两杯热茶,并为两位老人介绍如何使用列车服务设施。
14时33分,黄玢在都匀东站送别两位老人,回到车厢。
“姑娘,你不愧是名党员,服务真暖心。”6号车厢的一位旅客见黄玢帮助老人的场景后,对她夸赞。
“为旅客提供周到服务,是我应该做的。”每次获得旅客表扬,她都很清醒,一名党员在自己的阵地,就要亮出党员本色。
黄玢成为“玢玢有礼”列车服务台的领头人后,结合“三心”服务法(耐心解答、细心倾听、用心服务)修炼服务“七十二变”,为满足旅客需求不断转换自身角色。扮演好“小棉袄”“小管家”“小翻译”“临时妈妈”等角色,其中酸甜苦辣26岁的黄玢皆有体会。
岗位的磨砺,让这位“90后”妹子,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使她更加明白责任和奋斗的内涵。拼搏之路,虽布满坎坷,但黄玢从不言苦,在今年春运她又成功解锁一个新角色——“小导游”。
黄玢值乘梧州南至贵阳北的D3564/D3567次列车。广西和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前往观光,今年春运因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桂黔两地不似往年游人如织,黄玢却常遇见旅客咨询两地景点,她便提前了解、规划桂黔两地旅游攻略,以备不时之需。
3月6日,D3567次列车驶离贵阳北站后,整理行李架、核验车票等工作,有条不紊的完成后,黄玢走至8号车厢,一位40岁左右的旅客喊住她,询问桂林旅游事宜。
“列车员,你知道桂林哪里好玩吗?等疫情过去,我想带着家人一起去桂林旅游。”旅客周先生说道。
黄玢在桂林工作生活近6年,对桂林当地美食和风景名胜了如指掌,加上提前做足了功课,她快速的帮周先生一家“量身打造”一份旅游攻略。
“哇!比我上网查的实用、全面多了,你可以改行当导游啦!”周先生听完黄玢的讲解惊叹道。
工作中黄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用奋斗做画笔,为最初如白纸般的职业生涯,增添缤纷色彩。
黄玢常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她立足平凡岗位书写不凡,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服务无止境。她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用心用情服务,初心不变,六年如一日,把握细节,专心“修炼”,带给广大旅客优质、美好的服务。(王勇、蒋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