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自治县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2020年12月22日08:50  
 

一直以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强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铸就全县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稳固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齐心协力办好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县庆活动。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恭城共有3个集体荣获国家级表彰,3个集体荣获自治区级表彰,恭城亦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荣誉称号,其主要做法值得借鉴。

一、做好县庆筹备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9月25日是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纪念日,当地县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县庆相关事宜,既要展示恭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又要体现民族团结进步风采,营造浓厚民族县庆氛围,确保县庆活动圆满成功。

全力打好县庆项目大会战。实施县庆项目22项,已完工恭城瑶医院、瑶汉养寿城、瑶族文化村、健康文化村等项目,整体推进民族中学、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确保项目按照既定时间节点顺利完成。

巩固民族民生基础。针对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持续加大投入,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20年计划投资2亿元,安排扶贫项目179个,现已全部开工,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正在验收,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

改善民族发展条件。积极向上级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将扶持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山区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方向,谋划五冲瑶民族小学、栗木到观音道路建设、三江到黄坪道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等一大批项目,实施35个村屯道路硬化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进民族文旅项目

引导节庆活动举办。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策划指导瑶族、侗族群众举办“花炮节”“婆王节”“盘王节”等民族民俗节庆活动,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

推动民族文化申遗。撰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本,推动《婆王瑶药》《龙虎木偶戏》《恭城彩扎》分别申报县级、市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恭城瑶族山歌”入选自治区“非遗”名录。

注重民族文艺创作。抓好瑶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发展和利用,制作院线电影《瑶乐之城》,编印《瑶人古歌》《瑶族碑文集》等作品,正式出版《瑶语图册》《瑶族梅山经》等瑶族研究专著。

建设民族文旅项目。近年来,恭城致力打造“魅力瑶乡 康养恭城”生态旅游品牌,继续推进瑶家大院互联网影视旅游基地、多彩瑶乡?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配套项目建设,预备建设瑶韵柿乡田园综合体一期工程。同时,成功创建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完成县民族文化中心建设,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莲花镇矮寨屯被命名为“首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展现民族魅力风采。建成运营“瑶圩”(瑶族文化村),举办民族文化展示及民俗商品交易活动。突出建筑和公共设施瑶族特色,在“柿都莲花”地标、月柿主题文化街建筑圆拱等重要节点增设瑶族标志性元素;持续推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着瑶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形成民族文化氛围。

三、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发展民族康养产业

恭城舒适宜居、环境优越,被列为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县,获得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恭城油茶”被誉为健康长寿的“养生汤”。恭城以此为康养产业发展基础,以平安镇被国家部委评选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乡镇”为契机,全力推进以瑶汉养寿城为载体的“糖尿病低发县”康养产业。

用好瑶医瑶药资源。建成使用瑶医医院,推广中医民族特色技术治疗,打造优质高效的瑶医特色诊疗和健康服务。持续推动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瑶药种植博览园、嘉会瑶药特色小镇建设。培育建设瑶药基地,种植道地药材8000多亩。成立瑶医药学会,培育优秀瑶医药人才。

用好油茶种植资源。推动瑶汉养寿城成为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并以此“树蔸”,以油茶小镇、油茶协会平台、油茶产业发展集团、油茶产业园为抓手,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树”,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后花园。

四、壮大民族干部队伍,巩固民族和谐成果

选拔培养民族干部。紧扣培养、选拔、管理三个环节,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2020年选取10名年轻瑶族副科级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取推荐跟班、一线锻炼等形式,助推其成长。目前,恭城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761人,占全县干部65.8%,其中少数民族科级干部占全县科级干部67.4%。

完善矛盾化解机制。政法、民宗、应急、信访等职能部门制定涉及民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排查隐患,切实掌握动态。加强民族关系评价处置机制建设,充实完善“三支队伍”及少数民族知名人士信息库,排查、化解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

创新民宗管理模式。结合全县推行“组甲”制,深化“三心三治一守”(“忠孝心、敬畏心、互助心”“自治、德治、法治”“守规矩”)社会治理“恭城模式”,密切关注民族宗教工作重点村寨和宗教活动场所,高度重视可能引发事端的“热点”问题,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认真排查、妥善解决民族宗教领域矛盾和纠纷。30年来,恭城未出现民族矛盾和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张健)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责编:陈燕、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