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煤油灯的前世今生

2020年11月05日17:44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我家收藏有两盏很旧的煤油灯,它们跟我有68年了,我搬了几次家都没舍得丢。我要让我的儿孙们知道,这两盏旧灯代表的是过去的苦日子,让他们从中知道现在的生活有多好,要懂得珍惜和感谢这个好时代。”广西马山县白山镇合福扶贫安置小区住户罗天飞说。

罗天飞今年68岁,原来家住加方乡新联村龙岗屯。2019年10月,他作为扶贫搬迁对象,全家4口人被政府安置到马山县白山镇合福扶贫安置小区居住,每当客人到访,这两盏灯的来历便是他滔滔不绝的谈资。

五十年代出生的罗天飞回忆说,那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年代。每天天黑时,他们一家子就围在唯一的煤油灯边上吃晚饭,室内的烟气熏得人的鼻孔全是黑灰。看似不起眼的煤油灯,却是那时边远山区农村夜晚的最大福利。1960年,8岁的他读小学上自修时,因为离学校远,需要用灯照明走,于是他父亲变卖了家里30斤黄豆,为他们兄妹三人买了一个可以防风的马灯。因为马灯耗油大,在学校做功课时,就用小的煤油灯。因此每次去学校,就需要带上一大一小两盏煤油灯,一直到读完初中。

1972年,20岁的罗天飞才第一次见到电灯。那年初夏,加方琴谷小水电站建成后,电线架到了他家门口。试灯那天,屋里挤满了一群大人小孩,只看那开关一拉,电灯就照亮全屋,屯里顿时热闹起来。

有了电虽然是好事,但没有钱交电费。为了节约,他们家只有客人来的时候才用上电灯。1990年3月,当时的马山供电所从古零变电站拉电到了他家,才彻底改变他们家祖祖辈辈用火把、桐油、煤油照明的历史。但当时农村的电价昂贵,不稳定的电压让小灯泡忽明忽暗,线路烧坏断电是家常便饭,因此煤油灯和蜡烛依然会派上用场。

直到1992年,供电局进行了第一次农村电网改造,用电虽然正常了,但电压还是不正常,村里有电视、电磁炉都用不上。如今他的老家已经进行了3次农网改造,电力线路和变压器全部换新的了,电压更稳定了,一年四季很少停过电,村里办起了旱藕加工场、养殖场、家里各种家用电器都有了。去年搬到异地扶贫搬迁小区后,他才把这两盏煤油灯收藏了起来。

提起现在的生活,罗天飞表示,他家2016年被列入特困户扶贫对象。这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在老家发展养殖业,供电所还免费为他拉线到猪舍,现在他们家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并在2019年5月光荣脱贫。目前全家人在异地扶贫小区居住,两个孩子县里的扶贫车间上班,他和爱人在家照看孙子,安心养老。

“现在看到街上各式各样的灯应有尽有,我在想,煤油灯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由灯的发展变化,我看到了我们农民的生活是越过越好了,特别是党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各项惠民政策纷纷落实,解决了我们贫困群众医疗、养老、教育、住房、就业等领域的民生问题,我们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了!”罗天飞感慨地说。(蓝宗群) 

(责编:刘佳、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