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记者从河池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市一边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一边探索构建五大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无缝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构建基层组织建设体系。该市全面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领谈”工程,从问需、问策、问效、问责四个方面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领域党组织共召开“书记领谈”专题会300多场次,解决乡村治理突出问题1500多个。同时,持续开展“星级化”村级党组织创建工作,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全市命名三星级以上村级党组织591个。
构建村民自治管理体系。河池市创新“四议两公开”工作办法,推广屯级“一组两会”协商自治模式,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指导村屯承担内部纠纷调处和公益事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办、民管协商格局。
构建信法守法行为体系。该市健全完善“千警联千村”“检察官入村”“一村一法官”乡村社会治理机制;持续推进综治中心智能化建设,强化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的建设、共享和深度应用,拓展社会治安防控监控系统,提升社会管控能力。
构建崇德向善民风体系。河池市着力加强农村思想阵地建设,创建“新时代讲习所”1930个,积极开展道德宣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建成文明村镇183个。
构建乡村产业发展体系。近年来,河池市以“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为基础,构建县级“5+2”和村级“3+1”农村产业发展体系,建成1500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园、点),带动20.4万户农户增收;持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共有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66家、农民合作社6225个、家庭农场1108家,有效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记者/廖庆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