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璜莹(右)在2020年广西柳州市柳南区新冠疫情志愿者授牌仪式现场。覃毅盛摄
家庭是最重要的依靠和归宿,因为有了温馨的家,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才变得无比美好。作为一个身处底层的残疾人家庭,他们坚强乐观、相互扶持、热心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遭遇不幸 负重前行
个子不高,脸上总挂着温煦的笑容,是大多数人对罗璜莹的第一印象。
然而,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罗璜莹一家也不例外。2006年罗璜莹和黄桂珍经人介绍认识结婚。2008年7月,一岁半的女儿方方因长牙发高烧到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在连续抽筋三天后孩子被夺去了的语言能力,而且让她屡次在鬼门关徘徊。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方方在重症室住了整整4个月,高昂的医药费让家庭负债累累。不久后,方方又被诊断为继发性癫痫与自闭症。别的病童,可能几天发作一次,但是方方的癫痫却是每天发作十几次,且不分白天黑夜。自闭症患儿有语言交流障碍,不主动与人交流,也不善于表达自己。几年里,他们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大医院和土医生都找了,但仍无济于事。
在家,罗璜莹是13岁自闭症女孩的父亲,是普通三口之家的顶梁柱。
在外,罗璜莹则是一名保险业务员。
他早晨6点钟起床,尽可能多地接触客户,帮他们办理保险,下班后还兼职送快递,深夜11点后回家都是常态。除此之外,他还要挤出时间在女儿身上,因为申请各类补贴,处理意外状况,都等着他。
自从孩子病倒,妻子便辞职在家,变成了24小时看护,一分钟都不敢分神。他们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除了维持最基本的日常,所有的钱都拿来给女儿治病。5年前女儿进入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妈妈还需要全程陪读。罗璜莹和妻子像牵着一只小蜗牛,按照孩子的步调,慢慢地陪着孩子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