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1357”工作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0年06月12日11:53  来源:广西扶贫网
 

2020年以来,那坡县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切入点,深入实施“1357”发展模式,使全县13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20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

“1”即围绕一个重点产业经济,变“输血兜底”为“造血攻坚”

发展集体经济,归根到底要靠产业支撑,主要围绕桑蚕产业、中草药产业、养殖产业、物业经济产业、林业经济产业壮大产业经济,示范带动和引领贫困户增收,提高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力争相关村集体均创收0.5万元以上,全县产业经济收入占全年收入50%以上。

“3”即三园驱动,变“一条腿走路”为“三轮驱动”

三园分别是“生态养殖扶贫产业示范园”、“兴边富民芒果产业园”、“鲜茧集中加工产业园”等三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驱动。一是跟进德隆乡德康养猪场建设进度,力争项目及早交付、产出,带动一批小微农场主、贫困户产业致富,确保村集体资金投入的平孟镇农信和德隆乡三章两个家庭农场年内产出效益,确保年内投入种猪场的集体经济资金收益如期到账。二是加强村集体芒果产业园产业技术力量和物流渠道建设,确保年内产生预期效益。通过补充完善芒果园合同、加强果园技术力量支撑、结合全县消费扶贫打造建设物流渠道等措施保障年内预期效益。三是通过村集体扶持资金倾斜村集体发展桑蚕产业等方式壮大全县桑蚕产业规模,保障全县鲜茧加工原材料需求,确保鲜茧集中加工产业园按期支付村集体收益。“三园驱动”是该县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既确保相关村年内收入5万元达标有保障,又促进该县村集体经济收益可持续。

“5”即五个模式,变“单一模式”为“联动模式”

一是产业经济模式,依托三大产业园,辐射周边行政村,带动贫困户从事生猪养殖、芒果种植、种桑养蚕等产业活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力争收入同比增长18.7%以上。二是物业经济模式,通过优化调整2019年门面分配、集中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统一购买物业出租获取长期收益、继续鼓励将政府、社会帮扶资金投资建设的蚕房划归村集体所有收取租金等方式,把“一桶金”变成“一口井”,力争收入增长5%以上。三是服务经济模式,村集体因地制宜、大力探索、用足用活服务政策,参与公路养护、乡村保洁、承接小工程、农资超市等服务创收项目,力争同比增长11%以上。四是资源经济模式,盘活“沉睡”资源,通过建设木材加工厂、建设茴油茶油加工坊等做法,既创收村集体收入,又引导贫困户、村民发展产业经济,变资源为收入。年内力争同比增长27.4%。五是旅游经济模式,巩固与旅游龙头公司的的联合发展,创新旅游扶贫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路子,年内力争同比增长9.5%以上。

“7”就是七个保障

一是组织合力保障。县委、政府对自治区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措施细化、衔接、配套、落实,至少每半年研究一次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并把村集体经济工作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内容;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政策措施、规划安排工作重点、研究协调重要问题、指导督促任务落实、统筹抓好督查考核,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集体经济领导小组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解决和协调全县集体经济政策措施执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至少每季度研究推进一次发展集体经济工作并制定本单位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定点帮扶行政村(社区)单位党委(组)至少每季度到派驻村开展一次调研指导,对派驻村集体经济资金、项目、技术等做出实质性的投入,并制定派驻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和措施;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做好统筹谋划、组织实施、督促落实、风险防控,逐村明确发展集体经济的年度目标任务,至少每月研究集体经济工作一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规范的责任,落实村集体发展方案或措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内生动力;村民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抓好具体实施,推动发展集体经济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资金投入保障。对村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强,建设成效明显,村集体成员有意愿、有共识、有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规范,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资产、资源、区位等基础条件的行政村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安排5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确保2019年中央、自治区扶持资金项目于6月前交付实施,今年扶持资金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鼓励后援单位、社会力量加大对行政村集体经济项目投入。

三是收入到账保障。建立全县村集体经济项目库,做好项目推进、输入到账的调度,按月对村集体经济收入进行通报;调整充实乡(镇)村集体经济分管领导,配强村级数据上报信息员,保障数据真实、到账及时。

四是示范引领保障。坚持典型引路,重点打造党建引领作用明显,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运行灵活规范,有健全的监管机制,经济效益明显,示范效益明显,发展可持续的村民合作社示范社,成为能看、能比、能学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确保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年内对2019年5个县级示范社进行重点打造,新增打造5个县级合作社示范社,培育一批市级示范点。

五是风险防控保障。做好项目可行性研判,在项目申报、推荐、审批、审核、公示等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继续坚持村民合作社阳光财务制度,统一财务会计代理机构代理记账;对风险较大项目,要严格把关,严格审核合作企业、经营实体信用,帮助村集体提高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落实农业保险政策,把风险“大概率”变成“小概率”;动态做好清理规范承包合同工作,把“民所怨”变成“得民心”。

六是人才资源保障。集体经济要上规模、上水平,必须有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专业团队。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是积累本钱的过程,也是增长本事的过程;是凝聚民心的过程,也是锻炼队伍的过程。村干部是集体经济的“施工队”,村党组织书记是“一线施工队长”。这支队伍特别是村支书能力强不强、积极性高不高、直接关系到村集体经济能不能发展好。为此年内一是通过结合探索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提高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待遇,畅通他们上升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当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让他们工作有尊严、生活有保障、干事有奔头、用职业责任推着他们干。推行村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和负面清单管理,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进退留转”的重要参考。鼓励各村结合实际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433”制度,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序、让村干部尝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甜头。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村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业化能力,把这支队伍打造成愿抓发展、能抓发展、善抓发展的“职业队”。培养和引进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七是宣传激励保障。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在全县上下形成积极参与和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浓厚氛围;对评选获得县级(含)以上村民合作社示范社的,县级财政予以资金奖励。(农荣春)

(责编:周雨乐、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