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崇左5月29日电 近日,在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屯村的南瓜地里,农民忙着采摘南瓜,现场一片繁忙。
“我们家种的南瓜个头大、味道好、产量高。”翟武新一家是驮卢镇屯村的贫困户,2015年建档立卡之后,如何摆脱成了难题。2017年,南瓜在屯村推广种植,让翟武新看到了曙光,他开始尝试种植南瓜。“在镇农技站的技术指导下,第一年我家南瓜收成8吨,除去成本,净赚6000多元,当年就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我们村里的稳定收入来源之一就靠这些大南瓜了!”翟武新笑着说道。
屯村地处山区,山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为自治区级贫困村,群众主要靠外出务工、种植经济林、中草药砂仁等获得收入,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屯村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南瓜种植,南瓜为当地群众扩宽一条致富路,该村于2018年整村脱贫出列。
“南瓜香甜可口,有丰富的维生素B6,可以提高免疫力,还能美容养颜,打开销路就很有市场。”屯村第一书记黄科华介绍。据悉,为增强群众“造血”功能,驮卢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开拓生产到销售之间的连接点,进入市场化经济,从而实现农产品畅销无阻。
依托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屯村这个小山村的南瓜产业从最初的几亩,到现在的100多亩,全村的南瓜收成约100多吨,单靠南瓜收入就增加了10万元,从最初的4户,发展到现在的30多户,其中贫困户18户,规模逐渐壮大起来,南瓜产业为山区贫困群众多了一份收入保障。(向建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