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22只栗树鸭成群现身南湖公园

2020年01月04日09:53  来源:南宁晚报
 

栗树鸭在南湖公园湖面的浮标上“排排坐”。如歌摄

栗树鸭在湖面飞行。莫国巍摄

1月1日早上,观鸟摄影爱好者“如歌”去南湖公园边观鸟。当镜头扫过南湖公园时,她看到一群栗树鸭。“是栗树鸭!”“如歌”心情异常激动,“22只!第一次看到如此庞大数量的栗树鸭出现在南湖。”资深观鸟爱好者梁家登确认,栗树鸭曾经在南湖公园出现过,但如此成群出现还是第一次。

栗树鸭罕见成群出现引众人围观

在1月1日当天上午,“如歌”来到南湖公园观鸟时,意外发现水面北段上游有一群状似鸭子的禽鸟,它们有的在白色浮漂上休息,有的围绕湖心岛飞旋或朝南湖大桥侧飞,有的相互在追逐嬉戏,十分活泼有趣。她用望远镜观察许久,最终根据深褐顶、黄色头颈、褐背、棕色扇贝形纹等特征判断是栗树鸭。

消息传出后,吸引了众多“鸟友”带着“长枪短炮”前来拍摄围观,一睹风姿。“如歌”感慨道,自从南湖公园水质改善提升后,南湖的水质变得干净了,绿草在湖底摇曳,而最令人欣喜的是,南湖公园“外来户”也越来越多,各种鸟类纷纷“光顾”:小鸊鷉、黑水鸡、骨顶鸡、棉凫、水雉、白琵鹭、栗树鸭……“它们是越来越喜欢南湖了!”

“如歌”介绍,栗树鸭此前在青秀湖出现过一次,有1只,在江南公园湖泊里也出现过一次。虽然栗树鸭不是第一次现身南宁,但每次出现的数量都比较少。“这次有22只,而且是在市中心出现。”“如歌”表示,这是她七八年观鸟经历以来发现的南湖公园内数量最多的一次栗树鸭群。

水草丰美吸引“外来户”停留

观鸟摄影爱好者“肥皂”说,栗树鸭属“雁亚科”。他猜测,这22只栗树鸭群应该是刚进行一次短距离迁徙,路过南湖公园,看到南湖公园水草丰美,食物充足,于是“贪嘴”的它们就选择在南湖公园歇脚。“在南宁区域的栗树鸭多是留鸟,不会进行长距离迁徙。这群栗树鸭明显是在南湖公园‘过路’,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吃完会继续它们的下一段旅程。”

但梁家登则认为,栗树鸭冬季会在游荡或者短距离迁徙,或者在山上水库或者野外的某个湿地栖息,到了冬天,水变少,环境不适合了,就会往外走,进到公园的湖泊里。“如果南湖公园食物充足,而且让它们感觉到安全,它们整个冬天都会待在这里。”梁家登说。

据资料显示,栗树鸭在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地区部分为留鸟,部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常栖息在固定地方,一般不变换栖息地,甚至不作长距离的迁徙。栗树鸭极为机警,常几只到数十只的群体活动和觅食,也有多到数百只的大群。其飞行力弱,飞行速度也不及其他鸭类快,飞行时边飞边发出轻而尖的啸声。但它们的潜水能力很强,一次潜水可达十几分钟。

提议将南湖生态岛打造成“沙洲”

“生态环境改善了,不少湿地公园出现了往日的风光,鸟儿也多了,清脆的鸣叫声不绝于耳。但要想留住更多的濒危稀有鸟类前来栖息,还需要更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梁家登分析道,从观鸟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图片来看,栗树鸭其实在南湖公园待得并不是很舒服,“因为没有落脚的地方。”

梁家登说,栗树鸭在湖面上游泳,游累了之后会上岸觅食休息,但是人工打造的生态岛上的花草树木对栗树鸭这样的水鸟来说是个“潜在的威胁”,“树木灌丛太高,生性警觉的栗树鸭会以为灌木丛中藏有天敌抑或在树枝上有猛禽,所以它们会对这样的环境产生警惕心理。如果休息不好,吃不好,栗树鸭这样的水鸟也会不得不选择继续迁飞”。

该如何将这些精灵留住,让它们待在南宁的时间更久一些?梁家登表示,10年前,他曾就关于在南湖公园增加鸟类栖息地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其中,在南湖公园湖中打造生态岛的理念与他不谋而合。但是对于已经建成的4个生态岛,他提议是否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生态岛来打造成”沙洲“的形式,小岛的堤岸要缓缓入水,让水里的动物(两栖动物)能够自由上下,鸟类也能有个水边的落脚点,让南湖呈现出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而市民则可以增添一个观鸟的景点。

(责编:庞冠华、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