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都安瑶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都安上峰水泥有限公司2*5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都安村级集体经济碳酸钙产业园项目、都安澳寒羊有机肥料加工项目等10个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达36.47亿元。
据了解,都安上峰水泥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3亿元,建设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200万吨水泥粉磨站、9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年产30万吨危废及固废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年产200万吨建筑骨料生产项目以及矿山、码头等相关配套辅助工程。二期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及配套建设200万吨水泥粉磨站和9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工业总产值21亿元以上,税收3亿元以上,解决周边200名贫困人口就业,吸纳都安100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参与经营管理分红,每个村年收益分红达5万元以上。公司每生产一吨熟料水泥,将提取2元资金作为都安扶贫和乡村振兴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都安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这是都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缩影,也是推动都安“十三五”圆满收官,为“十四五”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的开端。
“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都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都安人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时过境迁,雄心壮志的都安人除了要过上温饱生活,更要在这千层岭、万重山之中开山劈石,打造享誉八方的工业强县。
在2011年,都安就提出了“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并围绕“一港一园”聚力量、建平台、抓服务、作保障,推进工业集约化发展,努力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河池·都安临港工业区成功升级为B类工业园区,成功打造了都安工业发展新引擎,构建了“一区四园”的工业发展格局。期间,广西都安鱼峰西江新型建材项目成功点火运营,龙颈电站技改项目投产,广西都安康音电子有限公司、广西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都安崎源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上规模目标……项目的引进和发展,辐射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都安乃至河池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起到极大示范作用。
2015年7月21日,红水河流域首条直通珠三角地区的“河池都安——广州”集装箱航线首航。从都安港出发,航行7天经来宾港、梧州港到达广州港群,中转上大海船后可直接到世界各主要港口。至此,河池港都安港区红渡作业区集装箱业务正式开通。红渡作业区在红水河港口群中首先运行集装箱业务,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突破”,向着现代港口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对都安来说,有了港口就有了交通和区位优势,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批发展质量好、经济效益优、纳税贡献大、社会贡献多的先进企业纷纷入驻都安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产业提质升级发展,为推动全县脱贫攻坚顺利开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7月16日,在该县召开的全县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暨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该县对为发展全县八大扶贫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中心项目)颁发“发展八大扶贫产业企业扶持奖”,并奖励资金1000万元。都安作为国定贫困县,对一家企业给予如此巨额奖励,这在该县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当天,该县还分别授予广西都安西江鱼峰水泥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2017年度突出贡献企业奖”,广西都安丹阳天然编织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2017年度新增‘四上’企业奖”,广西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等3家企业“贷牛(羊)还牛(羊)龙头企业奖”,共计奖励企业资金1094万元。
“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进一步优化全县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六个都安’建设,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会上,河池市副市长、都安县委书记陈继勇说。
为此,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1”即实施“一个战略”。始终坚持把工业作为强县之基,以都安精神推动都安工业高质量发展。“2”就是锁定“两个目标”。争取实现“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工业发展到2020年,量质双升,新动能进一步壮大,产出效率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工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工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更加完善。“3”就是树立“三个导向”。牢固树立效果导向,以企业能在都安安心发展、放心发展作为第一标准,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牢固树立问题导向,针对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动作为,聚力创新,狠抓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落地落实,把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作为关键,促进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主体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力度,以及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服务千个项目千家企业”行动,选派“营商专员”进驻项目一线和企业,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4”就是做好“四量文章”。深化改革创新,释放能量,全县上下切实增强“创新意识”“率先意识”,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释放发展新能量。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存量,以行业升级为重点,推进碳酸钙基地、鱼峰水泥二期、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做强龙头企业;推动编织、葡萄酒、书画纸等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增量,重点围绕矿产资源优势,打造新型碳酸钙产业链;围绕精准脱贫“八大产业”,打造制糖、葡萄酒、核桃加工、冷链仓储、木材加工等产业链;围绕瑶药资源优势,培育中成药产业链和化学药产业链。提升发展效益,做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坚持绿色发展,增强质量意识,树立都安工业品牌。
截至目前,该县市场主体达21233家,规上企业达18家;1月至8月,规上企业产值达12.5亿元。瑶山牛、瑶山羊、跑山鸡、神瑶蜂蜜等品牌产品走进深圳、北京、上海超市和市民餐桌。鱼峰水泥通过航运通江达海走进各重大项目建设工地,支撑起经济发展“硬”脊梁。(黄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