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容縣:12萬畝肉桂飄香鋪就億元“黃金產業”路

2025年10月27日15:13 |
小字號

“今年秋季桂枝桂葉產量達5萬斤,預計增收2萬余元。”正在自家的40多畝肉桂林裡辛勤勞作的鄧美儀滿臉喜悅算著豐收賬,翠綠的桂枝桂葉成為了她家增收的“金枝玉葉”。

近年來,容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肉桂特色產業,將“一棵樹”打造成“一條鏈”,實現了生態增綠與群眾增收的“雙贏”,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容縣縣底鎮古例村肉桂加工廠村民忙生產。

容縣縣底鎮古例村肉桂加工廠村民忙生產。

金秋十月,肉桂飄香。走進縣底鎮古例村,連綿的肉桂林綠意盎然,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肉桂香。村民們正趁著晴好天氣,忙碌地採收桂枝、桂葉,山間地頭、農家院落處處是豐收的喜悅景象。肉桂全身是寶,市場需求旺盛。為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縣底鎮積極引進鄉賢能人返鄉建廠,發展肉桂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在古例村肉桂加工廠,負責人鄧廣華正組織工人將收購來的桂葉烘干、打包,加工后銷往玉林中藥港,帶動大家一起致富。

村民在公司車間切割肉桂。

村民在公司車間切割肉桂。

產業鏈的延伸,不僅提升了產品價值,也為當地群眾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在容縣昌盛農副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的廠房裡,工人們正對晒干的肉桂皮進行精細加工。公司總經理陳桂鬆介紹,他們的產品遠銷中東、東南亞和歐美,出口量佔總產量的80%以上。

產業興,則百姓富。目前,縣底鎮肉桂種植面積已達2.85萬畝,全鎮20個村均有種植,其中千畝以上種植村6個。通過“招商引資+協會引領+電商賦能+深加工帶動”的組合拳,縣底鎮正全力打造革命老區興業富農的肉桂品牌。容縣縣底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積創說:“我們正在推動肉桂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把縣底肉桂打造成真正的富民產業、品牌產業。”

古例村連綿肉桂林綠意盎然。

古例村連綿肉桂林綠意盎然。

作為容縣肉桂主產區之一,縣底鎮的發展是全縣肉桂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目前,容縣肉桂種植總面積達12萬畝,擁有家庭肉桂場236家、生產基地28個。據統計,全縣年產銷肉桂皮干品7500噸、桂枝桂葉3萬噸,帶動林農收入超2億元。家中擁有“香林”的農戶,大多成為“十萬元戶”,小小肉桂,真正香了山頭、富了農家、振興了鄉村。(張輝、侯文楊)

來源:容縣縣委宣傳部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