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助力桂林守護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

“少了發動機噪音和燃油味,更有‘舟行碧波上 山水入畫來’的意境了。”近日,時隔三年重游桂林的湖南游客許女士,帶著家人乘上漓江新一代電動游船,望著兩岸青山倒映在澄澈江水中,忍不住感嘆。
這一切變化,源於一場“綠色變革”。
曾經,漓江上穿梭的柴油船成為生態保護“痛點”,發動機噪聲打破山水靜謐,尾氣與油污讓清澈江水蒙上陰影。
為守護桂林山水生態的原真性與完整性,桂林市近年來聚焦“兩個保護”,在優生態、促轉化上奮進突破,全力推進漓江游船、排筏“油改電”,一批本土研發的新能源船舶成為漓江游覽的主力,廣西凱源船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源公司”)便是這場變革中的參與者之一。
2017年成立的凱源公司,是桂林造船業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貴”。
2019年,借著“油改電”政策東風,公司開啟新能源技術研發。“我們是研發和生產同時進行的,銷售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能有多少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公司總經理黃劍坦言,研發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21年文旅行業遇冷,市場訂單驟降,合同回款滯后,后續生產又需持續投入,企業很快陷入流動資金緊缺的困境。
綠色金融助力桂林綠水青山。胡戴煒攝
“之后兩年期間陸續找了很多銀行,但由於抵押物比較少、資產條件不滿足,所以處處碰壁。”黃劍說。轉機出現在2023年,桂林銀行在客戶走訪中得知凱源公司困境后,迅速伸出援手——900萬元綠色貸款,精准注入造船原材料採購環節。
“當時桂林正推動金融資源深度賦能文旅產業,‘油改電’項目恰好符合綠色金融支持范疇,政策匹配度高,審批自然快。”桂林銀行平樂支行行長何立波介紹。
“這筆貸款像‘及時雨’,填補了資金缺口,我們才如期完成訂單生產和油電技術研發。”黃劍介紹,憑借多項綠色技術融合,凱源新能源游船因能顯著減少漓江污染而備受青睞,今年以來已接到7000萬元新訂單,眼下正全力攻關新一代氫能游船。
在桂林銀行等金融機構支撐下,“油改電”實現了漓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新能源游船比純油船節省近20%燃料成本,每趟能省600多元油費。”黃劍算了筆賬。不僅游船,漓江上的1210艘排筏也全面完成“油改電”,投運后每年可節省油費1600萬元,減少碳排放近2500噸。
作為地方金融主力軍,桂林銀行近年來持續傾斜綠債資金、利率優惠等政策資源,加力支持漓江生態保護、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等產業發展,截至今年6月底,經人行認定的綠色貸款余額達116.14億元,較年初增長21.43%,貸款規模位列桂林市金融機構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桂林銀行更專項出台《桂林銀行金融支持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21條措施》,加大“兩個保護”金融扶持,聚焦新能源汽車核心精密部件綠色制造工廠、新能源基礎設施、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用好惠企貸、綠債資金和碳減排支持工具,助力新能源、綠色建筑等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此外,該行還攜手共青團桂林市委等單位共建漓江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在漓江沿岸打造6家漓江生態保護金融服務點,聯合各方力量常態化開展保護漓江志願服務活動,助力桂林守護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
如今的漓江,正以更清澈、更寧靜的姿態,迎接著八方來客。(謝璧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