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鏈接東盟,廣西打造“黃金樞紐”底氣何來?

何寧
2025年09月15日09:1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水果班列”在鐵軌上轟鳴,數百輛冷鏈貨車在邊境口岸穿梭,電子交易平台上的數字實時跳動——在廣西,一場圍繞東盟水果的貿易接力賽每天都在上演。榴蓮、山竹、菠蘿蜜、火龍果……一份份熱帶水果正通過“東盟出產、廣西集散、中國暢銷”的路徑,以最快速度送達中國消費者的餐桌。

作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廣西依托獨特區位、密集物流網絡和疊加政策優勢,編織起連接中國與東盟的跨境貿易新網絡,成為連接東盟與中國大市場的“黃金樞紐”。

友誼關口岸出入境車輛往來不絕。人民網 雷琦竣攝

友誼關口岸出入境車輛往來不絕。人民網 雷琦竣攝

高效物流:暢通跨境貿易“快車道”

在廣西,海陸空三位一體的高效通關網絡,正成為“絲路電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陸上,廣西建成61條出省出海出邊陸路大通道﹔海上,北部灣港已開通東盟集裝箱航線38條﹔天上,南寧機場航線通達東盟各國。

“選擇從欽州港進口的榴蓮比去年增長了50%!”廣西寰宇國際物流公司負責人寧燕拿著榴蓮海運“成績單”難掩欣喜。

今年,連接馬來西亞關丹港與中國廣西北部灣港的冷鏈精品航線正式開通,為東盟優質貨物進入中國市場再添一條海上新“動脈”。除憑祥、東興等陸路通道外,更多東盟榴蓮、山竹可借這條新海運航線直達中國,“東盟出產、廣西集散、中國暢銷”的路徑愈發暢通。

俯瞰廣西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人民網 付華周攝

俯瞰廣西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人民網 付華周攝

欽州港24小時完成榴蓮檢測放行的高效服務,不僅贏得泰國龍頭榴蓮企業“優先走欽州港”的認可,“水果快線”更實現3天從泰國林查班港直達北部灣港,運輸周期壓縮超50%。

當前,廣西正敏銳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機遇,將數字技術打造成跨境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如今,人工智能已深度滲透智慧港口建設、智慧口岸升級及產業賦能等關鍵領域,催生出一系列看得見的實效。

作為中越首個跨境智慧口岸項目,目前,友誼關智慧口岸中方項目已經基本建成,各項設備系統已順利進入聯調聯試階段,中方段計劃年內試運行。智慧口岸建成之后,口岸通關將在智能化、無人化的前提下實行24小時不間斷作業,貨物從廣西南寧到越南北江、北寧省將在24小時內運達。屆時,中越跨境貿易將迎來通關不打烊的新階段。

2025年上半年,廣西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2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140%,其中對東盟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佔近70%。

產才聯動:跨境生態激活發展動能

“點小黃車閉眼入,秒發貨!”廣西華麗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跨境直播間內,陸玥昀用泰語推介中國商品。這位曾是泰語翻譯的姑娘,如今已是跨境電商資深主播,更見証著電商業務所帶來的巨大變革。

“和過去相比,憑祥市大變樣。”陸玥昀感慨,過去的傳統邊貿口岸,如今成了跨境直播樞紐——邊境產業園智能保稅倉實現包裹分揀、裝車全自動化,“智慧口岸”讓物流信息實時同步。2024年憑祥市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達241億元,同比增長約510.89%,日均出口包裹約90萬件,便是最好証明。

變革背后,是政策的有力托舉。“RCEP不僅降了貨物流通成本,還拓寬了我們的路。”陸玥昀說,身邊不少外貿人轉型成跨境主播,小語種學生也通過“跨境電商+語言”培訓找到新方向。她所在的“中國—東盟跨境主播孵化基地”,已培養超1000名主播,讓東盟產品經廣西集散走進中國市場,也讓“中國制造”以更加生動的方式進入東南亞。

“‘一帶一路’的每個角落,都能成‘絲路電商’主角。”未來,陸玥昀計劃聯動公司與高校,培育“懂語言、懂電商、懂文化”的復合型主播,讓廣西不僅是物流樞紐,更成為國貨出海的“文化橋梁”。

主播在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介紹商品。憑祥市委宣傳部供圖

主播在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介紹商品。憑祥市委宣傳部供圖

樞紐功能的持續發揮,離不開產業與人才的深度聯動。一方面,廣西面向東盟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在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逐步形成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及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基地。並成功舉辦三屆東南亞跨境直播人才大賽,累計培育跨境電商人才超1500名,孵化了近200個“海外網紅”(團隊),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南亞網紅”制造中心。另一方面,廣西激活“邊民參與”機制,在憑祥、東興等邊境城市,邊民不僅參與跨境物流、倉儲管理,還憑借語言優勢轉型跨境主播,形成“一人直播、全家增收”的就業模式。

這種“產才聯動”的生態,正推動“東盟出產、廣西集散”向“中國產品、廣西出海”雙向延伸。陸玥昀的故事,正是廣西以物流、政策優勢賦能絲路電商的縮影——越來越多跨境主播人才的涌現,讓“東盟出產”暢行中國,“中國制造”閃耀東盟。

雙向賦能:絲路貿易結出“共富果實”

立足“買全國、賣東盟,買東盟、賣全國”的發展理念,廣西與東盟各國共享“絲路電商”發展機遇和紅利。

在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泰國館的香米、馬來西亞館的貓山王榴蓮制品、越南館的手工藝品整齊陳列,5500余種特色商品在此流轉。消費者掃描包裝上的溯源碼,產地、物流路徑等信息即刻顯現。

這個由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聯合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打造的平台,以“線上數字化+線下沉浸式”模式,成了東盟商品“引進來”、中國好物“走出去”的廣西樞紐。

“以前貓山王榴蓮冰皮點心隻在中秋賣,現在全年都能買到!”一位消費者的感受,源於馬來西亞Topfruit公司的轉型。這家東盟企業的明星產品曾受限於季節性,入駐匯聚中心后,平台團隊調研后給出方案:突破季節性限制,以冷凍食品的形式出口中國,實現全年穩定供應,並搭建“線上電商+線下實體”全域營銷網。如今,Topfruit在“廣西集散”助力下,持續開拓中國市場。

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新加坡館。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新加坡館。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匯聚中心不僅滿足人們對東盟特色商品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也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了高效服務平台,有力推動了跨境商品貿易發展。”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副總經理李丹表示。

從“地理樞紐”到“數字樞紐”,廣西正以匯聚中心為支點,撬動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的新市場。在這裡,泰國的香米通過直播走進中國社區,廣西的螺螄粉依托海外倉熱銷吉隆坡……一個個生動的貿易故事,正是“絲路電商”促進民心相通、共享發展紅利的生動寫照。

在中國—東盟合作的廣闊舞台上,廣西將繼續書寫“絲路電商”的生動篇章。9月17日,2025年中國—東盟絲路(跨境)電商開放合作主題推介活動將在南寧市舉辦,活動將圍繞“AI+電子商務”,聚焦政策交流、產業對接、能力建設、企業合作等領域,為“東盟出產、廣西集散、中國暢銷”模式注入數字新動能。

(責編:韋歡、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