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偏遠成本”憂 引“五億鋁業”來
——田林縣“三顧茅廬”式招商助推產業升級

田林縣鋁產業園。田林縣委宣傳部供圖
總投資5億元的鋁精深加工重點項目落地建設,為廣西田林縣鋁產業迭代升級注入強勁動能——這背后,是一場跨越粵桂兩地的“三顧茅廬”式招商“長跑”。
“當初若不是縣領導一次次帶著誠意上門對接,我們未必會把目光落到田林。”提及廣西科迪生鋁業有限公司(廣東卓爾盛鋁業)鋁精深加工項目的落地,項目負責人劉杰感慨萬千。目前,該項目工地正緊鑼密鼓推進施工,各環節有序銜接,縣域鋁產業正在加速迭代升級。
破壁壘:直面成本顧慮,算清“原料直供賬”
作為深耕珠三角多年的鋁加工企業,廣東卓爾盛鋁業在成本控制、生產效率和市場輻射上有著較高標准,最初並未將田林納入投資視野。
“園區位置偏遠,原料運輸成本高﹔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難招聘﹔上下游產業配套也不夠完善……”項目負責人劉杰回憶,這些顧慮曾讓企業對田林投資舉棋不定。
而彼時的田林招商團隊,正肩負著“引進發展潛力大、帶動效應強、投資效益好的強優企業,延伸鋁產業鏈下游”的重任,面對企業的猶豫,團隊選擇以誠意和韌勁破局。一方面,招商工作組多次遠赴廣東佛山登門拜訪,通過多輪專題推介,詳解田林鋁產業基礎與升級潛力,逐環節磋商合作細節﹔另一方面,主動邀請企業團隊實地考察田林鋁產業園區,直觀感受上游鋁企配套能力,並安排專人全程跟蹤,實時回應企業關於成本、配套的疑問。
真正的轉折,源於一次“刨根問底”的上門溝通。田林縣招商促進局局長陸海青帶領團隊,結合前期對企業經營情況的深度調研,在卓爾盛鋁業會議室裡直擊成本核心:“園區內的廣西田林百礦鋁業有限公司有投資22億元的水電鋁一體化項目,年產30萬噸鋁水。項目若落地這裡,緊鄰原料端不僅能省去跨區域運輸費,還能減少熔煉環節能耗,降本增效空間非常可觀。”
這番“把顧慮擺上台、把賬目算明白”的分析,讓企業負責人眼前一亮。“他們不僅梳理我們的擔憂,還幫著對接上游資源、核算成本差異。對比后發現,靠近原料端確實能實實在在降成本。田林縣對企業成本考量得如此細致。”劉杰表示,正是這份真誠,讓卓爾盛鋁業重新審視田林,投資意向逐步清晰。
優服務:“未簽約先鋪路”,專班代辦提效率
“當時我們還在糾結要不要布局田林,縣主要領導就親自帶隊,陪我飛赴蘇州拜訪客戶﹔還專門去深圳對接,幫我們約見合作伙伴。”劉杰對項目洽談初期的這段經歷印象深刻。正是這次“未簽約先鋪路”的主動作為,讓企業快速與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徹底打消了市場拓展的顧慮。“不少園區都是‘簽約后才跟進服務’,但田林從初次接觸就把服務做到了前頭,這份誠意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為推動項目加速落地,田林縣更量身打造“全鏈條”服務機制:按照“一名縣領導挂帥、一個縣直部門牽頭、一個工作專班推進”的模式,專班主動對接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等部門,提前梳理項目用地、企業注冊、營業執照辦理等全流程所需材料,全程提供“代辦幫辦”服務。從公司營業執照申領到土地招拍挂手續辦理,專班全程跟進、高效銜接,切實為企業省去跑腿耗時的麻煩,全力保障項目建設按序推進。
強支撐:資源區位雙賦能,產業鏈協同釋放“乘法效應”
項目能快速推進,離不開田林縣在資源與區位上的雙重支撐。原料端方面,科迪生鋁業已與園區內百礦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可直接依托百礦鋁業實現鋁水產能就地供應,對比企業原在珠三角的生產布局,能大幅減少原材料跨區域運輸費和採購額外成本﹔市場端方面,田林地理位置優越,產品可便捷輻射西南周邊市場,契合企業業務擴展需求。“選擇田林,就是選對了成本窪地,也踩准了市場高地。”劉杰道出了項目落地的核心考量。
更讓企業期待的,是產業鏈協同釋放的“乘法效應”。田林縣在與科迪生鋁業達成較好的合作基礎上,還通過以商招商方式,借由該企業引薦了廣東歐美斯家具科技有限公司來田林縣投資5億元的家具配套產業項目。目前,廣東歐美斯家具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萬件木質家具加工項目”落地事宜也在緊密對接中。
“未來兩企業項目落地后,我們生產的鋁型材有望成為家具結構件原料,從園區鋁水供應到鋁型材加工,再到家具部件制造、成品家具生產,能在田林形成產業協作閉環。”劉杰認為,這條閉環一旦成型,將進一步帶動縣域相關產業發展。
“我們要的不只是招進一個項目,更是培育一整條產業鏈。”田林縣在招商引資中始終秉持這樣的深度考量。下一步,田林將以科迪生鋁業、廣東歐美斯家具為核心,持續引進鋁型材深加工、家具制造等上下游配套企業,逐步推動構建“鋁型材生產—家具部件加工—成品家具制造”的產業集群,助力本地產業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喬佳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