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廣西出台15條改革耕地佔補平衡新政

2025年08月11日08:43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日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關於改革完善耕地佔補平衡管理的通知》,從五大方面細化15條改革舉措,建立以省域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為核心的耕地佔補平衡新機制。

改革佔補平衡管理方式方面,將非農建設、植樹造林、種植林果茶等各類佔用耕地行為統一納入耕地佔補平衡管理,各類佔用耕地與補充耕地實行年度“算大賬”。自治區統籌全區范圍內耕地佔用補充工作,各市、縣(市、區)根據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要求,採取積極措施加強耕地佔補平衡管理。

完善耕地佔補平衡落實機制方面,對非農建設佔用耕地,要嚴格用地審批,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准,避讓優質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切實做到不佔或少佔耕地。對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的,原則上應優先選擇難以長期穩定利用、產能低下或零星分散、不宜集中連片耕作的一般耕地。無非農建設“以補定佔”管控規模的地區,可通過調劑方式落實,為負值地區耕地佔補平衡提供支撐。

補充耕地管理方面,堅持“以恢復優質耕地為主、新開墾為輔”原則,優先將永久基本農田、已建高標准農田、已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糖料蔗生產保護區等范圍內地勢平坦、集中連片、具備水源灌溉條件的非耕地復墾恢復為耕地。鼓勵各地將永久基本農田周邊零星一般耕地納入高標准農田建設范圍,統籌涉農資金用於建設范圍內零星園地、林地等非耕地的墾造、恢復。同時,建立耕地佔補平衡動態監管系統,並設立補充耕地儲備庫和非農建設補充耕地指標庫,分類管理使用和出庫。

嚴格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方面,在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確保耕地保護紅線不突破的前提下,堅持“縣域自行平衡為主、市域內統籌調劑為輔、自治區適度調劑為補充”的原則,分類落實耕地佔補平衡。上年度未完成耕地保有量任務的縣(市、區),不得跨區域調出補充耕地指標。

積極妥善推進改革落地方面,實行各類非農建設佔用耕地原則上實行“佔水田補水田”挂鉤過渡期管理。不再新立項墾造或改造為水田用於非農建設佔用耕地補充耕地項目,對正在實施或驗收的水田項目限期報備入庫。水田規模指標不足的市縣,可通過補充耕地指標調劑方式落實。(記者唐廣生 通訊員吳麗葉、雷永恆)

(責編:陳麗冰、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