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縣農業農村局:解決農田灌溉難題 夯實農業發展“耕”基
2025年04月11日10:31 |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作為田間地頭的“毛細血管”,在農田灌溉末端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博白縣鬆旺鎮鬆茂村鳳尾塘屯曾是典型的“望天田”:灌溉渠道年久失修,雨季泥沙淤積、旱季水源枯竭,村民常需徹夜輪守搶水澆地。“種地靠天吃飯,收成全看運氣!”村民的無奈道出了多年痛點。
民有所呼,政有所為。博白縣農業農村局將鳳尾塘屯灌溉難題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任務清單,成立專項工作組,聯合鎮村干部開展“一線辦公”。通過“無人機航拍+人工踏勘”精准定位淤堵點與泵站選址,科學制定“新建泵房1座+修復標准化水渠200米”方案,全力打通農田水利“末梢神經”。
鬆旺鎮鬆茂村鳳尾塘屯農田灌溉水利設施三面光水渠的底部鋪筑施工現場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縣農業農村局創新構建“三同步”質量管控體系,全鏈條嚴把工程標准關。一是材料進場與抽樣檢測同步,對水泥、鋼筋等關鍵建材實行“一物一驗”﹔二是施工進度與標准規范同步,聘請第三方監理全程駐場,開展專項督查﹔三是群眾參與與工程監管同步,組織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監督。通過“專業監管+群眾監督”雙軌並行,實現工程質量與民生訴求“雙達標”。
針對泵房地基防滲、渠道坡度控制等技術難點,邀請水利專家現場指導,確保工程既符合規范要求又貼近耕作實際。新建泵房配備遠程控制系統,日均提水量超600立方米﹔200米標准化渠道貫通后,100余畝農田實現旱澇保收,水稻、蔬菜等作物種植面積擴大30%。
如今的鳳尾塘屯,泵房機聲轟鳴,新修水渠如銀帶蜿蜒田間,清流直達地頭。滿意度測評顯示,群眾對工程實效及后續管護機制的認可度達95%。村民感慨:“現在擰開閥門就能澆地,再不用熬夜搶水了!渠水不僅灌了田,更暖了心!”( 吳宇 徐遠東)
來源:博白縣委宣傳部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