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創新社區治理 奏響幸福樂章

人民網南寧4月11日電 (韋歡)“世界贈予我虫鳴,也贈予我雷霆,贈我彎彎一枚月,也贈予我晚星……”近日,“多彩民族,壯美廣西”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一行走進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蟠龍社區,文體活動室傳來陣陣動聽的歌聲,社區老年人每周都會在這裡“唱”享生活。
蟠龍社區文體活動室內,老年人在上聲樂課。人民網 韋歡攝
蟠龍社區地處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核心區,常住人口2.7萬,社區內居住有漢族、壯族、瑤族、仫佬族等1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8100人,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社區。
結合轄區實際,蟠龍社區著力打好社區治理與民族團結“和合牌”,創新踐行“136”工作機制,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條主線,通過加強黨的領導、織牢精神紐帶、做好治理服務“三個抓手”,積極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六共”社會條件,促進各族居民群眾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我們為老年人設置了豐富的課程,如聲樂課、舞蹈課、繪畫課、模特班,這些課都非常受歡迎,今年還應群眾要求增加了課程。”蟠龍社區黨委書記劉雁琳介紹,除了為老年人開設課程,還會為0-3歲的孩子設置親子早教課,為青少年設置蟠點周末、家庭日活動等,針對年輕人則設有插花課、健康講座、讀書會等各類文化課程。同時,社區還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活動,努力讓社區成為各族居民和諧相處的大家庭。
社區是連接千家萬戶的樞紐。蟠龍社區按照“1+1+1+N”模式(即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指導員、1名網格長、1名專職化管理的網格員,結合網格實際配備N名定崗網格員)配備社區網格力量,在社區綜治中心打造社區智治“微腦”,推進網格化治理、信息化治理、精細化治理,實現合力共治。
“每個小區基本都建有微信群,平時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視頻號上會發布活動報名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都會通過網絡傳到各個小區、社團,確保大家都能看得到,能及時報名參加活動。”劉雁琳說。
此外,蟠龍社區還持續深化“老友幫幫團”“鄰裡議事會”“社企聯盟”等做法,開展民族團結系列活動,推動資源聯享、活動聯辦、服務聯動,實現幸福共享。社區先后獲廣西家庭教育示范點、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南寧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域社會治理示范點等榮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