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地頭盡顯“科技范” 春耕備耕跑出“加速度”

村民在田間忙碌,農機設備成為春種好幫手。黃海芳攝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正當時。近日,記者走訪南寧市江南區吳圩鎮、蘇圩鎮等地發現,各地搶抓農時,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多措並舉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田間地頭盡顯“科技范”,春耕備耕跑出“加速度”。
科技賦能,精准護航春耕生產。吳圩鎮根據氣象部門春季氣候趨勢預測信息及智能氣象服務平台精准掌握農時,及時發布天氣預警信息、春耕生產技術要點等,引導農民群眾搶抓氣溫回升、墒情適宜的有利時機,開啟甘蔗、西瓜、玉米、南瓜等農作物播種計劃,提倡“早整地、早育苗、早移栽”,避免“倒春寒”等災害影響,為全年農業生產贏得主動。
吳圩鎮還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田間課堂”,給廣大農戶講解各類惠農補貼政策﹔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幫助農民及時解決春耕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春耕生產的科技含量,同時激發農民春耕備耕積極性,提高春耕生產效率。“這幾年多虧了鎮上農服中心工作人員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現在我家南瓜長勢又快又好,再過幾個月肯定大豐收!”祥寧村村民龔大姐開心地說。
在蘇圩鎮春耕一線,節本增效的農機設備成了鄉親們春種的好幫手。伴隨著隆隆作響的馬達聲,中型拖拉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不一會兒,地裡就翻起了一道道整齊的田壟。村民將甘蔗種精准地投放在壟底,施肥、覆土,種下新一年的希望。在另一塊宿根甘蔗地裡,微耕機“突突”地在鬆軟的地裡“畫圈”起壟,機隨人進,很快就完成了翻壟覆土。“以前種甘蔗純靠人工,費時費力,一天隻能翻耕兩三畝。現在購置了耕機,速度快多了,一天能翻耕七八畝了。”村民蘇大哥笑著說。
據了解,下一步,蘇圩鎮將持續抓好春耕生產各項工作,早計劃、早安排、早行動、早落實,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常態化組織專業農技人員隊伍持續做好技術服務指導,奮力跑好春耕生產“第一棒”,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春時短,農事不可緩。在江西鎮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翻耕的忙碌身影。村民們忙著給土地覆膜、打孔、滴灌水、種苗、覆土,很快就完成一壟地的種植。農機翻耕的轟鳴聲、村民們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和歡笑聲,奏響了“春耕生產交響曲”,孕育著新一年的希望。(記者周嬋娟 通訊員於睿、雷穎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