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縣下雷鎮:能人回鄉種菜苔 “採”出致富路
走進大新縣下雷鎮三湖村韭菜苔種植基地,韭菜花長勢喜人,遠遠望去,滿眼的翠綠,村民正在田間地頭採摘韭菜,忙得不亦樂乎。“韭菜苔每兩三天就可以採摘一次,一次採摘600斤左右,一年可採摘180次左右,年產量約93600斤,市場收購價每斤5—6元,韭菜苔年銷售收入約56萬元。”大新縣下雷鎮韭菜苔種植戶許正謀說。
韭菜花成長周期短、適應性強,營養豐富、香甜脆嫩、風味獨特,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基地主要通過訂單銷售的方式銷往南寧、廣東、香港等地。
下雷鎮三湖村韭菜苔種植基地。
下雷鎮三湖村的許正謀在廣東務工期間,曾到廣東多地考察,發現韭菜苔市場廣闊前景。2023年回到家鄉,經過多方考察評估和深思,決定在家鄉發展韭苔種植產業,成立了大新縣瑞豐蔬菜種植家庭農場。流轉100多畝土地發展韭苔種植,不僅讓農戶的土地得到了合理使用,韭菜苔種植管理和採摘銷售的過程中,每天需要20個勞動力左右,每天勞動報酬約100元,能夠為村民、脫貧戶提供“家門口”的就業崗位。
“我外出廣東打工已有10余年,現在隨著年齡增大,也為了方便照顧家庭,決定回家創業,我希望通過發展韭苔產業,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也給周邊剩余的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帶領鄉鄰共同致富。”許正謀滿懷信心地說。
新鮮採摘的韭菜苔。
鄉村經濟要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近年來,下雷鎮深入實施“人才回歸”工程,以“鄉情、村情、親情”為紐帶,引導在外人才“回歸家鄉、反哺家鄉、發展家鄉”,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32名外出能人返鄉創業,累計發展堅果、種桑養蠶、百香果、龍須菜等特色產業17種,產業覆蓋率高達100%,特色產業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繁榮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黃大青)
來源:大新縣下雷鎮人民政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