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堅持“主線”強“三力”促鄉村善治
2021年以來,巴馬瑤族自治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工作,推進基層黨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動,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力、組織力、戰斗力,有效促進基層治理和民族團結進步發展。
深化“五位一體”農村信用體系,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力。把黨建引領“五位一體”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作為促進基層治理和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載體。一是聚焦民族平等強化政治引領促要素共建。構建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組成的“五位一體”農村信用體系。按照信用積分評授信,建立鄉鎮村(社區)、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各類主體信用檔案和共建機制。截至2023年底,全縣所有鄉鎮參評,信用率100%﹔102個村(社區)參評,佔99.5%,信用村(社區)101個,佔92.66%﹔參與農戶63423戶佔99.9%,其中信用戶59349戶佔93.58%﹔共有421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含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參評,信用率90.74%。二是聚焦民族團結強化組織帶動促黨群共治。將黨支部評星定級、黨員先鋒作用等列入信用評級重要參考指標,與評先評優挂鉤,引導黨員示范帶動,引領農戶、行政村和鄉鎮層層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推動形成全社會公平正義、競爭向上的良好氛圍。三是聚焦民族自治強化治理效能促成果共享。把道德與經濟、精神與物質、人品與產品“藕聯”,推動“信用+N”配套集成,有效提升鄉村文明程度和群眾獲得感滿意度。2023年底,全縣涉農貸款余額53.53億元,同比增長14.67%﹔全縣貸款余額83.06億元,同比增長21.57%。巴馬 “五位一體”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2021年榮獲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入選2022年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
抓好“兩個全覆蓋”,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統籌強基層、打基礎、固根本,以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號召力凝成民族團結進步合力。一是把共同體意識融入理論宣傳教育鑄牢民族精神家園。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基礎。定期舉辦民族文體和節慶活動,增進中華文化認同、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二是抓好示范創建推動組織提質聚力。推進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行動,持續整頓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打造示范鄉1個、精品示范帶2條、示范村10個、黨建示范點8個和創建五星級黨組織1個、四星級黨組織4個、三星級黨組織6個,推動以點帶面連片﹔開展“一支部一品牌”創建、“1+N”互聯共建,38個縣直單位136名黨員領導干部與109個農村黨支部開展聯系服務,進一步健全服務體系和增強服務功能。三是黨建引領強保障促發展。把支部建在產業鏈、重大項目、改革發展穩定一線,把黨員干部放到一線摔打鍛煉和專業訓練,進一步強化戰斗堡壘和突出黨員先鋒模范,先后開展生豬養殖、甜茶種植等24個專題培訓班,培訓3200余人次,惠及脫貧人口2125人。
推行“三大機制”,激發黨員、干部、人才的戰斗力。2022年以來,探索推行“田園黨建”、黨建引領“一網四單三聯”鄉村治理、激勵“猛將闖將干將”擔當作為“三大載體”,激勵黨員、干部、人才擔當作為。
一是推行“田園黨建”,推進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人才在鄉村田園擔當作為。讓基層組織在田園引領,引領資金、人才、技術、項目等資源要素聚集鄉村田園,打造“田園黨建”示范點10個。讓黨員干部在田園擔當,引領帶動農村土地、勞力、資產等要素整合,有32名黨員能人領辦專業合作社,5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聯結28個專業合作社,59個專業合作社聯結帶動農戶4545戶。讓技術人才在田園創新,實施“人才回引”工程和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全職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330人服務鄉村振興。實施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人才振興項目,建成10個人才培養基地、5個人才實訓基地、1個人才創業孵化基地。發揮科技特派團、“專家服務隊”、鄉村人才等作用,開展實用技術培訓26期4000多人次,建成140個產業示范基地。讓科研成果在田園轉化,成立健康中國研究中心巴馬長壽健康研究院等10個科技工程中心,培育科技型企業4家、自治區級創新平台2家。建立科研經費激勵機制,獎勵高新企業2家63萬元,推進科技成果轉化2項,培育供深農產品基地3個、“圳品”4個,有8個農業品牌獲得綠色食品認証。讓惠農政策在田園落實。落實“桂惠貸”政策,累計發放1241筆12.46億元﹔推行政策性農業保險,農產品政策性保險已覆蓋特色農產品27種,創新開發險種9個,在全市率先實現縣級主導種養產業險種設置全覆蓋。椐統計,全縣167個基層組織在田園引領,1422名黨員干部在田園擔當,142名技術人才在田園創新,10項科研成果在田園轉化,72項惠農政策在田園落實。
二是建立激勵“猛將、闖將、干將”機制,引導黨員干部爭先創優。出台注重使用“猛將”“闖將”“干將”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若干措施,選派197名少數民族年輕干部到鄉村振興、重大項目一線、艱苦地區、吃勁崗位磨礪鍛煉﹔三年來提拔干部275人,其中少數民族干部佔87.89%,晉升137人,少數民族干部佔90.43%。
三是推行“一網四單三聯”,凝心聚力促鄉村善治。探索“黨建+網格+積分”治理機制,推行“一網四單三聯”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模式(“一網”即黨建引領治理網﹔“四單”即群眾點單、支部下單、黨員接單、網格落單﹔“三聯”即鄉鎮部門聯村組、黨員干部聯農戶、治理積分聯獎懲),推進黨建與網格深度融合、黨員與群眾積分聯動、積分與利益挂鉤激勵,引導黨員推動鄉村善治。全縣109個村(社區)建立109個村級網格、1185個屯級網格、1962個小組網格,全縣84個鄉鎮部門、2175個黨員干部聯系服務25920個農戶,解決群眾急難愁修好問題6382個﹔6780個農戶兌現治理積分,折算資金114337元。(譚文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