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壯族織錦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李村靈——

巧手織經緯 融合傳非遺(傳承)

本報記者 祝佳祺 李維俊
2024年12月01日1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4年12月1日第7版截圖

李村靈正在打梭織壯錦。本報記者 李維俊攝

紡紗、染色、梳理紗線、投梭打緯、編織花紋……棉紗在織娘手中飛舞,精致的菱形花紋讓墨藍色素布不再單調。壯族織錦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西百色靖西市新靖鎮民權街,始建於1956年的靖西壯錦廠內,回蕩著鏗鏘有力的打梭聲。

“快70年了,我們的廠址沒變,廠名沒變,編織壯錦的匠心也沒變。”靖西壯錦廠廠長李村靈是壯族織錦技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1987年,20歲的李村靈進入靖西壯錦廠工作,“我那時候的本職工作是財務,但壯錦的魅力太吸引我了,所以我開始拜師學藝,既是財會,也是織娘。”

壯錦編織工藝復雜多變,主要有“通經通緯”和“通經斷緯”兩種。“通經通緯”一般用於編織素色畫布。彩錦要求“通經斷緯”,一種顏色的“經線”從頭到尾不截斷,還要能搭配用於顏色轉換裁剪的“緯線”。熟練的織娘要三四天才能織一米,遇到復雜的花紋,一天隻能織出10厘米,“一寸錦一寸金”。

為了不耽誤本職工作,李村靈認真向老前輩學習,下了班就坐上織錦機實操,就連休息日也泡在廠裡。刻苦鑽研加天賦,小半年的工夫,李村靈就掌握了繪圖、紡紗、染色、編織的全套壯錦技藝,還練就了“稿圖在心中”的本領,不時拿出顏色別致、款式新穎的作品。

憑著一代代織錦人的匠心,靖西壯錦廠屢獲殊榮,從被指定為“全國民族用品定點生產企業”,到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単,李村靈既是見証者,也是參與者。

“榮譽擺上了牆,就是過去的輝煌了,我更關心的,是如何傳承好這門技藝。”李村靈說。2005年,李村靈從老廠長手中接過接力棒,面對新式紡織品沖擊和人們對款式要求的不斷提高,彼時的壯錦早已不是緊俏貨,需求銳減帶來的不僅是壯錦廠的生存危機,更是壯族織錦技藝的傳承危機。

壯錦在制作時就強調日常穿著使用,其誕生就是為了讓老百姓穿得好、穿得舒服,“絕不能讓壯錦隻出現在博物館的展櫃裡,要穿上身、用起來,走進生活裡。”李村靈說。

憑著這份對壯錦的愛與執著,李村靈先是推陳出新,融合壯錦的傳統元素和現代審美風格,圍繞生活日用品、藝術品、旅游紀念品三大類,打造了一系列壯錦元素圍巾、包、布偶等,不僅暢銷國內,還打開了海外市場。她又從“穿著”這一根本屬性出發,創作了一系列獨具民族特色的現代中式服飾。2020年,李村靈設計制作的“錦韻生香”壯錦系列服飾在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征集與展演中榮獲民族元素禮儀裝金獎。

既要打開銷路,也要改進技術。李村靈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織錦機的改良上。傳統的織錦機為60厘米寬幅,在織造大寬面料時隻能採用多塊拼接的方式,損失了一部分整體性和美感。

在不丟失手工細作的前提下,李村靈經過不斷嘗試,設計出一款最大寬幅為120厘米的織錦機。新的織錦機可一次性織造120厘米的壯錦面料,整體效果更佳。

看到壯錦學藝難、織錦收入一般、編織耗時費力的實際情況,李村靈選擇帶著非遺走出去。一方面通過展覽交流活動展示織錦技藝的精髓﹔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壯錦進校園,從當地的幼兒園到初中,“壯錦小課堂”正在播撒一顆顆傳承的種子。此外,靖西壯錦廠與國內多所高校聯手,在廠房內開設了研學實踐工作坊,藝術類、紡織類等專業學生不僅能親手嘗試編織壯錦,更能將好想法變成好產品。

“非遺傳承人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壯錦是精妙絕倫的非遺技藝,更是中華文化瑰寶的一部分,我會用畢生的精力,將它傳承發揚下去,讓世界看見我們的文化色彩。”李村靈說。

《人民日報》(2024年12月1日第7版)

(責編:陳露露、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