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借鑒東部經驗,共繪忻城壯美畫卷

2024年11月18日16:43 |
小字號

新一輪東西部協作以來,忻城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積極借鑒東部“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面”和“四小園”建設等工作思路,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特色帶,構建全域大發展格局。

西學東鑒,謀劃多屯共建。根據粵桂協作工作隊打造鄉村振興特色帶的指導思想,參考東部庭院經濟以及“四小園”建設模式,引進了鄉立方設計團隊,經過實地調研勘察討論,結合前期打造的藍家屯、新平屯示范點,決定以藍家屯為核心,今年投入東西部財政資金1200萬元對附近的新九屯和平山屯進行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通過整合多屯資源,以“壯美老家”為主題,從“藍家”到“鄰裡一家”,再升華概念為“鄰裡一家”到“粵桂一家”,從鄰裡和諧到民族團結擴展,從而形成一個以“一心三屯多組團”為特色的多屯共建鄉村振興特色帶。

凝聚共識,助推項目提速。為做好示范點建設,組織村委干部到東部參觀學習鄉村振興先進經驗,讓村干部對示范村屯建設理念有了最直觀的認識。隨后,工作組、示范點所在鎮干部採取入戶訪談、板凳會議的形式,深入村屯與村民面對面溝通交流,宣傳粵桂政策,解答村民的疑慮,從而達到要我干到我想干、我要干的轉變,形成一批擁護村屯改造的人群。為確保項目如期推進,採取“五個一”工作法。即一項目一專班:落實項目具體責任人、聯系人,專人對項目進行跟蹤和推進。一項目一台賬:根據上級協作資金項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項目建立台賬,資料及時歸檔。一個工作群:建立全縣2024年項目工作群,邀請雙常委進群,業主單位在群裡匯報項目推進情況,粵桂辦也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協調各方。一個推進機制:建立每天一督導、每周一分析、半月一調度、每月一總結的工作機制,要求項目推進制度化,進度緩慢的單位在調度會上作情況說明。一張作戰圖:將資金項目進度挂圖上牆,對項目完成進度情況、資金撥付進度、存在問題等進行動態更新,對進度滯后的紅黃牌提醒。如今,原來的臟亂庭院、荒蕪林地、雜亂河堤,化作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一幅幅和美鄉村宜居畫卷正徐徐展開,一個個承載田園鄉愁的和美鄉村正在加速推進。

借用外力,盤活一池春水。相比旅游景區,鄉村振興示范點存在自然資源單一薄弱,產業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今年以來,引進專業運營團隊進駐藍家屯,探索“專業運營公司+集體經濟+農戶”的運營模式,引導、帶動群眾在家門口開展經營活動,讓鄉村旅游從低端化走向組織化、規范化、市場化。該團隊以各種節日為載體,在抖音上建立了專門的營銷賬號進行推廣,採取多種方式吸引人氣:平時通過舉辦美食節、廣場舞比賽、歌舞晚會等活動進行宣傳推廣﹔冬季將閑置流轉田種植油菜花、小麥形成網紅打卡點﹔招募志願者服務隊參與藍家屯旅游宣傳、導覽、環保等活動﹔引入書法家協會團隊和壯醫康養團隊開展特色服務。通過不懈努力,把風景變為產品,以“流量”帶“銷量”,將鄉村振興示范點和本地產業特點相結合,成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光臨,實現文旅融合可持續發展。(李程遠)

來源:忻城縣粵桂辦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