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銀行:執特色化之筆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桂林銀行工作人員了解該公司激光研發情況。桂林銀行供圖 |
數據顯示:2020年,桂林銀行的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190.86億元。到了2024年10月末,這一數字增長到了408.85億元,實現了翻倍增長。與此同時,2020年桂林銀行的涉農貸款余額為360.33億元,而到了2024年10月末,增長到了797.53億元,增長了近2.21倍。
探究這組數據大幅增長背后,是深耕鄉村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桂林銀行立足於服務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深化經營特色,不斷完善普惠金融渠道建設及體系搭建,積極做好“五篇大文章”取得的成效。
作為目前廣西地區資產規模最大的城商行,桂林銀行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決策部署,落實金融管理部門關於銀行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相關文件要求,科學“謀篇布局”、精心“遣詞造句”,用優質金融服務書寫“一筆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聚焦科技金融 助力產業成長
一束光掃射而下,幾秒鐘便在鋼板上印下一排文字﹔同樣也是一束光,頃刻間便完成了機械設備超厚板材的切割。“別看激光只是一束小小的光源,它可藏著大智慧,具有省人工、省材料,速度快、精度高等優勢,擁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談起“自家業務”,柳州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滿是自豪。
近年來,該公司不斷增強研發創新能力,研發的“大功率超快光纖激光器”項目榮獲了第十屆中國雙創大賽高端裝備制造全國賽優秀企業獎,企業也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二十余項。
然而,由於行業特殊性,產品驗收流程繁雜,回款周期較長,企業也出現了資金緊缺的問題。桂林銀行得知情況后,使用“桂惠貸—科創貸”政策以信用貸款的方式,累計為其發放了800萬元貸款,補充了企業經營流動資金。“有了金融賦能與加持,我們的發展更有力量了。”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服務好科技企業這一創新核心載體,已成為金融機構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著力點和關鍵點。對此,桂林銀行深耕不輟。
2023年,桂林銀行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務提升行動領導小組”並印發行動方案,目標在3年內打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為廣西科技創新貢獻更大力量。
今年3月,桂林銀行發行20億元科技創新主題金融債。這是廣西區內法人金融機構發行的首單科技創新主題金融債券,募集資金重點支持科技創新或國家政策支持的其他領域信貸投放,助力區內科技創新企業穩健發展。
5月,桂林銀行與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廣西首個科技金融實驗室,雙方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推動金融與科技的有機融合,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專業化的風險評估體系,聚焦“卡點”“堵點”提升科技金融質效,為全區科技金融服務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截至2024年10月末,桂林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近300億元,支持生物醫藥、醫療、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高科技含量產業企業900余戶。“十四五”期間計投放超1000億元,支持力度位列廣西城商行首位。
抒寫綠色金融 落實“雙碳”目標
綠色金融是貫徹落實“雙碳”目標的有效途徑,也為銀行業融資服務、產業信貸結構調整、金融產品創新提供了新土壤、新機遇。近年來,桂林銀行探索“生態廣西、綠色鄉村”綠色金融特色發展模式。
早在2021年,桂林銀行就率先制定了廣西城商行中首個綠色金融發展規劃,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綠色金融累計投放突破1000億元。截至2023年末,桂林銀行綠色貸款累計投放695億元,已完成總目標的70%。綠色貸款的不斷投放,正是桂林銀行踐行綠色金融理念的生動注腳。
為創新適應區域綠色經濟發展的金融工具,桂林銀行積極發展和創新多元化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2023年率先落地國內首筆“零碳”跨境金融業務、成功投放廣西首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碳減排支持工具、協同同業機構成功落地廣西首個ESG可持續發展銀團項目……
今年5月,桂林銀行創新性地為桂林某羅漢果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放了全國首筆“生物多樣性保護+ESG可持續發展挂鉤貸款”。這是桂林銀行踐行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一項業務創新,也是全國首筆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ESG可持續發展挂鉤的探索實踐。
“這家企業具有獨特的生態循環產業鏈,將加工剩余的羅漢果渣作為飼料原料用於牛養殖,養牛場產生的糞便作為有機肥料,應用於羅漢果育苗和種植,羅漢果在果園自然生長成熟后,作為羅漢果深加工的原材料實現產業的內部循環,為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示范樣本。”工作人員介紹,“這筆貸款設置關鍵績效指標之一是企業培育羅漢果種苗優良品種數量,激勵企業加大生物品種遺傳科研,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促進羅漢果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依托獨特的“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桂林銀行持續推動資源和服務“下沉”,推廣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模式。截至2023年末,全行綠色貸款余額346.5億元﹔投向鄉村振興領域的綠色貸款余額178.55億元,佔全量綠色貸款余額一半以上﹔支持綠色旅游貸款余額64.50億元,惠及市場主體194戶,其中支持桂林市綠色旅游貸款17.74億元,為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注入綠色金融強勁動能。
發力普惠金融 潤澤千企萬戶
把“普”字做大,把“惠”字做實。一直以來,桂林銀行全力構建普惠金融業務體系,持續推進業務結構調整與重心下沉,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宗旨,聚焦痛點、難點,探索出一條特色化、差異化可落地的普惠金融服務發展道路,將金融活水引向八桂大地。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桂林銀行不斷完善“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建設和內涵,在農村地區,依托合作設立的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打通基礎金融服務進村入戶的“最后一米”,幫助村民實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基礎金融服務和社保代繳、養老保險資格認証、預約挂號、創業就業咨詢等近30項公共便民服務,積極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空白﹔在城市社區,堅持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銀行”,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差異化服務,推動金融資源向社區網格覆蓋、服務觸角向家家戶戶延伸、金融需求在鄰裡之間解決,在助推地方城鄉融合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服務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的過程中,桂林銀行在操作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不僅加大小微企業金融供給,強化信貸額度管控,不斷傾斜行內政策支持、信貸資源、費用資源至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還針對民生行業制定專屬服務方案,創新商圈敏捷審批服務方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末,全行商圈敏捷貸余額12.36億元,7830戶。在服務上,通過自有的線上平台“桂銀權益平台”,桂林銀行搭建起“桂銀生活圈”,圍繞居民“吃、喝、玩、樂、游、購、娛”七大生活場景,整合了優質商戶資源以及銀行的讓利優惠﹔創立“小店成長計劃”活動品牌,為餐飲、批發、零售、住宿、居民服務五大行業的家鄉小店“搭把手”,幫助小店解決開店遇到的“融資難、引流難、品宣難”等問題,實現“增銷、增效、增收、增值”。
如今,桂林銀行以社區/小微支行為圓心,已經構建起了一個銀行、客戶、商戶相互信賴、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共同成長的良性生態圈。截至 2024年10月末,其普惠小微貸款余額408.85億元,較年初增長31.84億元。
構建養老金融 守護“幸福相伴”
“養老金融”是國家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養老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堅強的市場后盾。
近年來,桂林銀行依托社區/小微支行,通過與社區居委會、街道辦、公安局、醫院、黨群服務中心等外部黨組織開展黨建共建,推動養老金融領域創新發展。
位於南寧市西鄉塘區明秀南社區的智慧食苑長者食堂,每天平均有500人次老年人前來用餐。“自去年11月智慧食苑長者飯堂開業以來,幾乎每一餐我們都在這裡解決,大家邊吃邊聊,飯搭子多了,孤獨感少了。”家住明秀南社區某小區的王阿姨對智慧食苑長者飯堂贊不絕口。為提升就餐體驗,桂林銀行聯合智慧食苑長者飯堂推出“線上買單滿5.01元減5元”的用餐優惠,讓老人們共享數字金融的福利。如今,桂林銀行打造的“3個課堂+1個食堂”特色活動(健康課堂、智慧課堂、文娛課堂、長者食堂)在八桂大地不斷鋪展,給老年人帶來幸福感和獲得感,讓老年人真正變“養老”為“享老”。
不僅如此,圍繞豐富養老金融內涵,桂林銀行推出符合老年群體風險承受能力的專屬養老產品﹔加大了對銀發經濟、健康和養老產業的信貸投入﹔探求適用於老年人的消費場景建設,打造服務老年群體的特色網點、服務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桂林銀行已完成全區55家網點適老化改造,其中8家營業網點被評為廣西銀行業“適老化金融服務示范網點”。
如今,桂林銀行擁有60歲以上老年客戶157萬戶,老年客群管理資產余額超800億元。
探索數字金融 提升“數字質效”
隨著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日益深度融合,加快發展與數字經濟相適應的數字金融,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數字科技的驅動下,桂林銀行圍繞數字化轉型,加大對重點業務領域創新發展的數字賦能,努力建成數字化經營管理體系,持續提升數字化經營服務能力,助力全行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提升。
“小漓、小漓,請幫我查詢賬戶交易明細。”“好的,正在為您跳轉。”這位客戶口中的“小漓”就是桂林銀行利用人工智能、語音合成、人臉建模、圖像處理等技術打造的廣西城商行首個數字人——“小漓”,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讓客戶辦理更便捷、體驗更豐富。
今年6月,桂林銀行數字人“小漓”亮相南寧“鄉見·桂銀”文化展廳。“小漓”通過AI對話、地圖導航導覽等方式與參觀人員進行智能互動,基於已有的知識庫內容快速組織語言進行問題解答,生動展現了廣西農業產業分布、農產品市場價格以及桂林銀行對鄉村金融的服務與支持情況,通過“AI+”多場景的跨界融合創新,不斷擴寬數智化金融服務模式。如今,打開桂林銀行APP,“小漓”24小時在線,提供基礎金融服務、投資理財、生活服務等8大功能模塊超100個業務場景服務,截至2024年10月末,數字人累計提供28.6萬次服務,輻射客戶超590萬人,極大提升了金融產品的易用性和金融適老化服務能力。
桂銀人認為,發展數字金融,是金融業融入數字時代的重要切入點,也是推動金融服務質效提升的必由之路。桂林銀行董事長吳東在中國電子銀行網發起的“數字金融訪談”活動中表示,桂林銀行從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高度著眼,從多年來深耕鄉村金融的經驗和特色優勢出發,多措並舉,尤其是在數字金融領域,通過構建雲上鄉村數智平台、數據驅動產品創新、AI技術賦能服務等工作,助力數字時代鄉村金融寫下新篇章。未來,桂林銀行將進一步踐行新發展理念,將數智化+鄉村振興作為改革創新的引擎和推動器,走出獨具桂林銀行特色的“鄉村金融”之路。
據了解,桂林銀行目前已形成全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1個總體指導意見和5個專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1+5”工作方案體系,並成立了桂林銀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與“五篇大文章”各領域全生命周期相適配的業務模式及體制機制建設。在下一步的業務發展中,桂林銀行將以做好“五篇大文章”為契機,做好客戶結構和信貸結構調整,提升科技、綠色、普惠、養老等業務比重,加強各業務領域的數字賦能,形成具有桂林銀行特點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路徑,以金融力量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黃敏)
桂林銀行在部分營業網點開設營業執照辦理服務專區,解決個體工商戶多次跑的難題。桂林銀行供圖 |
桂林銀行工作人員指導來長者飯堂用餐的群眾掃碼享優惠。桂林銀行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