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凌雲壯歌系列報道(七)

心懷鄉村,筑夢鄉野

——百色市委組織部派駐凌雲縣駐村工作隊紀實

2024年11月12日16:33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廣西凌雲縣,是中國名茶之鄉,也是中國長壽之鄉﹔是避暑勝地,也是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游地﹔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也是國家有機產品認証示范創建區。素有“古府凌雲”“茶鄉凌雲”“山水凌雲”“長壽凌雲”“活力凌雲”“壯志凌雲”之美譽。在凌雲縣,有這樣一群特殊的“村民”正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鄉村振興的壯麗歌謠。即日起,凌雲縣委宣傳部推出《凌雲壯歌系列報道》,記錄派駐凌雲縣的駐村工作隊以大地為舞台,以汗水為墨,以智慧為筆,共同奏響新時代凌雲壯歌的時代光影。

凌雲縣的加西村和案相村駐村工作隊堅定信念、不懈努力,任歲月變遷,不改奮斗之志,賡續拼搏精神,深耕基層服務群眾,接好創業接力棒,探索產業致富路。黨群服務中心牆上挂滿的一面面“榮譽”紅旗,見証了加西村、案相村振興奮斗史,更展現了駐村工作隊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重點發力,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書寫的一幅幅產業興旺、鄉村和美、農民富足的壯美畫卷。

下甲鎮加西村駐村工作隊引進雞苗發展林下養雞產業。凌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下甲鎮加西村駐村工作隊引進雞苗發展林下養雞產業。凌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桑蠶為筆,加西村繪就多元化產業

加西村,這個昔日的貧困山村,如今已是桑蠶產業的沃土。這一切的轉變,離不開國家“東桑西移”戰略的深遠布局,更離不開駐村工作隊與百色市委組織部的鼎力相助和不懈努力。

駐村第一書記農鵬介紹,從2016年開始,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好轉,百色市委組織部作為對口幫扶的領頭人,給加西村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了希望。“我們明白,要想徹底改變加西村的落后狀況,必須找到一條適合當地發展的特色產業。經過研究論証,選擇發展桑蠶產業作為加西村脫貧致富的‘法寶’。”

在駐村工作隊的精心策劃和推動下,加西村採取了“小蠶供育室+村支部+合作社+養蠶能人”的創新發展模式,成功將73%的村民凝聚在一起,共同投入桑蠶產業的繁榮發展中。短短三年間,加西村的桑地種植規模從2022年的2800畝迅速擴展到2024年的3300余畝,一片片郁郁蔥蔥的桑林成了村民們眼中的“綠色銀行”,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隨著桑蠶產業的蓬勃發展,加西村的經濟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戶均養蠶收入7萬余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從2022年的21.3萬元躍升至2024年的35萬元。這些數字的背后,是駐村工作隊與村民們共同奮斗的身影,是他們用汗水和智慧書寫的鄉村振興壯麗詩篇。

除了種桑養蠶,后援單位百色市委組織部和駐村工作隊並未滿足於桑蠶產業的單一成就。他們深刻認識到,要想實現加西村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構建多元化的產業結構。於是,駐村第一書記農鵬帶頭發展林下養雞、果桑、油茶等多種作物種植,村裡不少外出務工的青壯年紛紛回到村裡創業,成為田間地頭和桑園蠶房裡的干活好手,推動加西村產業多元化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廣核的援建下,光伏停車場的建成更是為加西村的發展錦上添花。這一綠色能源項目的實施,不僅為村集體帶來了每年6萬余元的額外收入,更展示了鄉村振興的多元化路徑和廣闊前景。

如今的加西村,已集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自治區五星級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於一身,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和標杆。

下甲鎮加西村駐村工作隊入屯開展“第一書記夜話”活動。凌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下甲鎮加西村駐村工作隊入屯開展“第一書記夜話”活動。凌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積分為媒,案相村兌出鄉村新文明

在案相村,一場以文明積分為核心的鄉村治理變革正悄然發生。駐村工作隊與幫扶單位百色市委組織部攜手並進,通過精准幫扶,讓這個小村庄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案相村推行的文明積分制度,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風,吹拂著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村民們以愛黨愛國、公益美德、遵紀守法、環境治理、社會貢獻、移風易俗、垃圾分類等7大方面為考核標准,積極參與鄉村治理,爭當文明先鋒。每位村民都擁有100分的基礎分,根據日常表現進行加減分,這一創新舉措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們的參與熱情。

“現在我每天都把自家房前屋后的衛生打掃得干干淨淨,還順便把家門口的公路也掃了,這樣可以‘掙’分。”村民譚紅芸滿臉笑容地說道。在積分制的激勵下,村民們從“一旁看”轉向了“一起干”,從“要我整治”變為了“我要整治”,鄉村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駐村工作隊是案相村文明新風建設的引領者。他們深入300多戶家庭,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期盼,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文明積分管理辦法。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村民們積極參與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的評選活動,形成了“人人講文明、戶戶樹新風”的良好氛圍。

“積分兌換讓大家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也把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激發出來了。”駐村第一書記蔡志國感慨地說。在他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成員們進屯入戶,宣傳文明積分制度的好處,引導村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共同打造美麗和諧的鄉村家園。

幫扶單位百色市委組織部是案相村文明新風建設的堅強后盾,不僅支持和幫助駐村工作隊完善了文明積分管理制度,還建設了愛心超市,村民的文明積分以積分登記表的形式發放到手,可以在超市裡換取生活用品。這一舉措不僅讓村民們的付出得到了實質性的回報,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案相村的文明新風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據統計,2023年以來全村累計開展積分兌換3場,參與積分兌換村民400余人次,兌換物品2000多件,逐步實現了“小積分”撬動“大文明”的目標,推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的評選活動也涌現出了39戶先進典型,推動鄉村治理可持續發展,共同締造出更加和諧宜居的美麗家園。

如今,案相村已經形成了信用、奉獻、積分、志願服務的良性循環,“小積分”帶來了“大提升”,鄉村鄰裡相處更加友善和睦,向善向好的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以信念堅守初心,用奮斗詮釋使命。正是百色市委組織部和駐村工作隊不忘初心的堅守和努力,見証和換來了今天凌雲縣鄉村的舊貌換新顏、繁榮與和諧。駐村工作隊表示,今后將繼續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與群眾一道一步一個腳印,啃下一個個硬骨頭,兌現一個個承諾,濃墨重彩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周俊位、潘燕芳、韋富君)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