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添力” 小城旅游“火出圈”

隨著“小城樣本”旅游觀念的普及,河池市憑借其秀美的縣域風光和宜人氣候,成為“小鎮青年”假日出行的“新寵”。為激發縣域旅游市場的活力與潛力,河池市稅務局緊緊圍繞文旅行業發展需求,在政策精准落實、訴求及時響應、服務實時跟進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助力“小城旅游”破圈生長。
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都安縣“一河、百窗、千谷”的自然奇觀,“岩溶地貌天然博物館”吸引著數以千計的外地游客慕名前來。當地稅務部門聚焦特色旅游景區納稅人需求,組建稅收服務專家團隊走進東廟鄉吞榜天窗、九靈天窗等小眾景區,線下“一對一”“點對點”政策宣講、涉稅輔導,持續優化稅費服務體驗,以“稅惠清風”幫助納稅人消解“暑意”。
稅費服務不斷“加碼”,惠企利民效應不斷疊加。河池市稅務部門推進“線上+線下”“宣傳+輔導”多元化政策直達模式、創新稅費服務模式、組建特色服務隊等推動政策精准落實,賦能小城小眾景點“熱辣滾燙”。
河池市宜州區稅務局與企業開展聯建共建,“金鑰匙稅宣小分隊”和企業負責人結成“一對一”服務對子,定期向流河寨景區分析研判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享受情況,暢通稅企溝通渠道,快速響應涉稅訴求。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尖尖黨員服務隊”到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區為企業提供“面對面”的咨詢解答和“手把手”申報業務指導,線上常態化開展針對性走訪、風險提醒等個性化服務,全流程跟蹤解決企業涉稅難題。
民俗文化是打造縣域旅游“精品游”的重要一環,河池市稅務部門創新搭建“文旅+稅務+企業”模式,運用稅收大數據分析為文旅企業定制“專屬方案”,快速響應文旅企業訴求,釋放“民俗游”消費潛力。
簸箕盛宴、瑤族婚禮、銅鼓舞、補糧、天浴……在巴馬長壽島,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景區民俗活動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老庚志願團’根據企業建議訴求、景區實際情況及發展規劃量身定制‘發展計劃單’,2023年以來公司累計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240萬余元、招聘重點群體、退役士兵等享受政策減免優惠17萬余元,稅惠活水為公司發展注入了動力。”廣西巴馬壽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道。
近年來,民宿、餐飲、文旅等產業結合地域特色乘勢而上,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河池市稅務部門結合“春雨潤苗”專項行動,全力解決納稅人繳費人疑難愁盼涉稅問題,為從事鄉村旅游、特色餐飲等小微經營主體注入“稅動力”。
為描繪鄉村旅游新畫卷,金城江區稅務部門積極踐行“楓橋經驗”,實施“稅務+鄉村”“1+2+6”稅費服務新模式,在洞天美原鄉村旅游區設立“鄉村振興稅費支持服務站”“小源說稅”小課堂,結合本地實際講解新稅費政策,為從事鄉村旅游的小微經營主體提供“家門口、面對面、手把手”的稅費服務,確保稅收“春雨”洒滿鄉村沃土。
在天峨縣雲榜村雲嶺夢鄉露營地,當地稅務部門建立“輔導上門+迅即辦理+持續跟蹤”全天候服務機制,為小微經營主體梳理個性化稅費政策,把精細服務和稅惠政策送往消費一線。在東蘭縣2024年巴疇壯寨農耕文化旅游節活動現場,稅務部門設立“稅收咨詢站”安排“蘭稅小青”志願服務隊駐點,為群眾提供現場咨詢、操作教學和政策解讀等服務10次,助力文旅產業解難題、享紅利。
河池市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文旅產業發展需求,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落實落細稅費政策,助力河池市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陳惠芳 李美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