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數字化探索為桂林非遺注入新生機

2024年09月02日10:53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團隊在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影。

團隊在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合影。唐琳攝

近日,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2名指導老師和10名學生組成的“桂韻傳承行”——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守護實踐隊,踏上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探索之旅。他們深入桂林市秀峰區、七星區及恭城瑤族自治縣等地,針對世界級、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實地調研與訪談,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為桂林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開辟新路徑。

期間,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守護實踐隊第一站來到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中心)。通過交流,團隊明確了后續工作的方向:對桂林各項非遺項目進行深入了解,評估數字化採集的可行性,並考察社會公眾對非遺數字化的接受度。

隨后,實踐隊分赴恭城瑤族自治縣油茶協會、桂林市桂林米粉文化中心、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中心等地,對“恭城油茶制作技藝”“桂林米粉制作技藝”“桂林彩調”“桂劇”及“桂花糕制作技藝”等五項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實地考察。

針對非遺項目傳播難、發展緩慢、推廣動力不足等問題,團隊與被採訪對象進行了深入討論,並提出了非遺制作技藝數字化記錄與存檔、非遺與現代生活元素融合等創新思路。

為進一步提升非遺數字化傳播的效果,實踐隊還前往桂林市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博物館內的數字化互動體驗設施給他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

團隊成員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實踐和探索,借助AI等數字化技術,通過“虛擬+現實”的場景營造,將桂林非遺項目打造成為兼具視聽體驗、交互體驗的“有形化”“可體驗”的活態藝術,讓更多人感受到桂林非遺的獨特魅力,共同守護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桂林非遺的深入探索,更是對數字化技術在非遺保護傳承中應用的一次有力嘗試。(唐琳)

(責編:陳燕、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