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林場科技興林 推進營林提質增效

近年來,博白林場以科技興林為戰略,積極探索創新,成功開辟森林經營的創新之路,森林經營質量顯著提高。截至目前,博白林場森林蓄積量達384萬立方米,桉樹平均畝出材約為2019年的2.8倍,銷售量連續三年呈正增長,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專利54項、科技成果登記証書45項。
選優造林品種乃首要前提。2019年以來,博白林場以優質林木種苗種植資源研究為目標,發揮廣西林業實驗室野外長期科研基地優勢,建設約3000畝抗台風和抗病虫害桉樹樹種基因庫,擁有16個初試、3個中試桉樹新品種。引進推廣珍貴樹種和鄉土樹種,實施混交種植,開展桉樹幼苗生長素研究。新試驗種植的桉樹新品種尾細桉Rut45-33生長迅猛,選育的“博林1號”正在組培,樹種選育成效斐然。
土壤改良至關重要。博白林場土壤酸性強,極大地阻礙了林木生長。為解決林木需肥與土壤供肥的矛盾,林場與廣西林科院以及廣西華沃特集團、廣西力源寶科技有限公司等組成科技聯盟,實施“博白林場桉樹測土施肥配方研究與應用”科研項目。歷經四年試驗,總結出推廣使用有機肥的方法,有效改善了土壤環境,該項目成果在博白縣得到大面積推廣。
機械化作業是關鍵之舉。傳統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博白林場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林業機械化生產。2019年開始謀劃林業全程機械化技術,制定技術規程。2022年與廣西徐沃工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合作,為打造林業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積蓄強大后勁。在整地造林方面,採用中小型挖掘機提高效率。機械化整地后的林相整齊,密度合理。
現代化管護技術為重點所在。博白林場林地分散,資源管護形勢嚴峻。林場在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方面注入科技力量,建設“智慧林場”智能化信息平台,購置無人機用於資源調查和監管,引進防治公司利用植保無人機防治有害生物,成效卓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