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全鏈條”發力推動機關黨建向實謀新見效

近年來,巴馬瑤族自治縣堅持政治引領、機制帶動、服務保障,推動機關黨建與業務高質量融合發展,確保機關黨建向實謀新見效。
強化政治建設“向實”發力。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和組織基本制度,利用本土豐富的紅色資源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常態化開展黨員過“政治生日”活動80多場次,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政治三力”。推廣“黨建+壽鄉書香”“夜間課堂”等模式,通過圓桌會、微課堂、全民閱讀分享等“多元化課堂”開展學習150余次,打造特色書香品牌16個。組織黨員干部觀看紅色電影100余場,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188場,覆蓋黨員干部、群眾6000多人次。在巴馬先鋒微遠公眾號、雲犀直播等新媒體,推送黨員教育信息70余篇,做實“雲端課堂”。
強化體制機制“謀新”聚力。以主體責任述職評議為主要載體,以“月清單、季督查、年考核”為推動,強化黨組織書記是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完善機關黨建工作黨組(黨委)、黨(總)支部兩級黨組織和黨支部書記、支委成員、黨員三個崗位責任清單和支部、黨員服務清單“兩張清單”,促進基層組織和黨員抓好做實。選樹黨建品牌,評選優秀機關黨建品牌18個,逐步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單位一特色”的黨建工作格局。推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現場觀摩會,開展微黨課競賽,引導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向實謀新聚力。
強化服務保障“見效”給力。引導機關黨員帶頭踐行“四下基層”制度,組織全縣79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在5個社區開展“雙報到”活動,聚焦“黨建工作聯建、黨員教育聯管、活動陣地聯建、公益事業聯辦、困難群體聯幫”等“五聯”職責,開展“黨員義工”“關愛農民工志願服務”“點亮微心願”等活動180余次,直接服務群眾6000余人次。組織黨員領導干部把169個黨支部作為工作聯系點,深入聯系點開展上黨課和慰問活動320次,切實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200余件。(韋幫龍)
來源:中共巴馬瑤族自治縣委員會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