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廣西貴港市港北區:設施農業蓬勃發展 鄉村振興闊步前行

2023年12月12日08: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從傳統欄舍養殖向多層樓房、多層籠舍等自動化、智能化設施養殖發展,設施畜牧業實現迭代升級﹔由小拱棚、簡易棚逐步向鋼架大棚、連棟鋼架大棚發展,設施種植業量質提升……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北區依托資源優勢,堅持以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綠色化、智能化理念推動現代設施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招引優質項目 設施農業量質雙升

港北區地處廣西最大的沖積平原——潯郁平原上,具有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的優越條件,素有“廣西糧倉”的美譽。

產業發展招商先行。港北區挖掘設施農業用地潛力,現有463塊3萬余畝設施農用地,初步形成“地等項目”的良好局面,為招商打好基礎。同時,加大招商力度,組建工作專班,聚焦智慧農業、數字農業、設施裝備、農產品加工業等設施產業,通過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駐點招商等方式開展精准招商,持續補鏈、延鏈、強鏈,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前10個月,港北區累計簽約農業產業招商項目21個,總投資額30.1億元。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23.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800多個。

項目落地,關鍵在人,重點在做。港北區建立項目庫庫長制,強化審批及用工、土地、水電等要素落實,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港北區裕豐生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是港北區今年7月引進的項目,建設2500畝標准化蔬菜種植示范基地和萬畝蔬菜種植基地。該項目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訂單模式帶動農戶發展蔬菜種植,現已種植500多畝高產韭菜、100畝黃瓜和600多畝香菜,產品主要銷往東北地區。

種養設施升級 農業生產降本增效

走進位於港北區的廣西匯菇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從培養料裝瓶到菌絲生長,食用菌在智能模擬自然條件下生長,達到採收標准后,自動化流水線會將它們送至包裝車間,進行採收、分揀和包裝等。設備升級讓企業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食用菌,年生產食用菌5.5萬噸,主要銷往華南地區、西南地區以及東南亞市場。

港北區百香果、辣椒等水果蔬菜實現了大棚種植。在一畝田港北區辣椒數字化示范基地裡,新建大棚25.4萬平方米,今年11月新移栽的辣椒苗茁壯成長,預計明年1月可採摘上市。該基地採用先進的數字化種植技術,全流程數字化監測,種植高品質、高產量的辣椒,提升港北區設施農業競爭力。

港北區還積極推進生態養魚項目,打造設施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港北區貴牧養殖示范區應用“物聯網+互聯網”技術進行智慧養殖,管理效率提高30%以上,管理成本降低15%左右。目前,港北區有規模以上禽類養殖場15家,建成陸基圓桶養殖池32個、跑道養殖18條。

拓寬產品銷路 帶動農民穩定增收

為帶動村集體和農民穩定增收,港北區整合資金,採取“村集體合作社+政府平台公司+技術運營公司+脫貧戶”共同運營模式發展蔬菜數字化生產,通過基地內務工、土地流轉、帶動種植和產品代銷等形式讓群眾獲得收益、村集體增收。作為廣西大規模的食用菌種植企業,廣西匯菇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通過“企業+村集體+農戶”、全產業鏈、“子母”項目實現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致富路。企業與35個脫貧村村集體合作,村集體每年可增收91.28萬元、脫貧人口收益238.72萬元,帶動600多名脫貧群眾就近就業。

港北區擴展設施農業銷售渠道,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快設施農業向加工、預制菜、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延伸。依托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產地冷藏保鮮。目前,港北區擁有鮮活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倉儲企業30多家。

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今年1月至9月,港北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3%,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同比增長25.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7%。

數據來源:中共貴港市港北區委宣傳部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12月12日第11版)

(責編:陳露露、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