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一封感謝信,寫下25個郵遞員名字

2023年12月11日15:26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楊光輝與投遞員一同閱讀《黨建文匯》。貴港市郵政分公司供圖
楊光輝與投遞員一同閱讀《黨建文匯》。貴港市郵政分公司供圖

記住25個名字,需要多長時間?33年,這是廣西貴港市80歲老人楊光輝給出的答案。

近日,一封由楊光輝手寫的感謝信,送到貴港市郵政分公司東湖攬投部。信中如是寫道,“我從1990年至2023年連續訂了33年時間,郵政部門同志不怕辛苦幫訂和送這份《黨建文匯》雜志,就有25位同志,我感謝你們了”。25名投遞員的姓名,被工整寫在信件末尾。

紙信雖薄,字裡行間卻流露出“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千鈞厚重。一直以來,廣西郵政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決策部署,不斷厚植普服根基,加快普遍服務提檔升級,堅持以優質高效的郵政服務滿足人民用郵需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結緣:在報刊裡追逐知識之光

“這是57年前我在郵政訂閱報刊的票據。”楊光輝自豪地展示自己珍藏的老物件,但幾乎在相機快門按下的瞬間,他又把票據放回手心輕輕擦拭。

攥在楊光輝手裡的,是一張1966年的“中國人民郵電報紙費收據”,訂閱的刊物是《廣西日報》。大半輩子與郵政結緣,每一份記憶都讓這名耄耋老人感覺彌足珍貴。

回憶訂閱報刊的初衷,楊光輝把它歸因於一次“偶然”。1964年,楊光輝到玉林任職,接觸黨務工作。“剛到崗,兩眼一抹黑,很多東西不會,工作難以開展。后來有前輩提醒,能在郵政訂閱報刊學習,工作才有了起色。”

從為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到喜歡上閱讀、形成習慣,訂閱報刊,成為楊光輝無法割舍的“心頭好”。1978年返回貴港工作后,他每年都到郵政網點訂閱報刊。新雜志手不釋卷,舊報紙常看常新,多年積累下來,留存的報刊足足有400多斤重。

從家裡到郵政網點的路線,哪怕幾經變更,楊光輝心裡最為熟稔:“最早去到南邊的石羊塘營業所,后來換成了離家不遠的廣場、和平兩處營業所,每次去訂閱,工作人員都耐心為我辦理。”楊光輝說。

1990年,正值《黨建文匯》創刊,經郵政工作人員推薦,楊光輝訂閱了這份雜志。到手的第一期,刊物中的“時政元素”十分契合他的口味,從這時起,《黨建文匯》的名字,每年都會出現在楊光輝的訂閱目錄上。

在楊光輝的書房裡,《黨建文匯》從創刊之始到最新一期,每一本雜志都整齊地擺放著。“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改變了我的人生。”一屋書、一腔愛,從青春到白發,楊光輝在知識求索中嘗到了“甜”。

接力:在服務中續寫綠色傳奇

“嘿,今天是小鄧崽來送雜志呀!”從2樓窗台剛瞧見投遞員鄧展坤的郵車駛進院子,楊光輝就迫不及待打開家門,等待最新一期《黨建文匯》送到手裡。

“獨寵”一份雜志33年,在東湖攬投部,楊光輝的名字可是無人不知。“‘《黨建文匯》何時寄出來’‘雜志是否在送了’……楊老經常打電話到攬投部詢問,一來二去,每一名投遞員都與他熟絡起來。”鄧展坤說。

返回貴港后,楊光輝在市農機公司任職,不僅讀報讀刊,也時常向報紙投稿。一次,他的文章被《貴港日報》錄用刊登,投遞稿費取款單時,由於通訊地址沒寫詳細,郵遞員也新到崗不久,多次打聽無果,始終聯系不上楊光輝。

就在一籌莫展之時,郵遞員張麗芬隻瞥了一眼取款單上的姓名,便說道:“這不就是訂《黨建文匯》的老楊嘛!”幾經波折,終於把稿費取款單送到楊光輝手上。“稿費隻有15元,更寶貴的是郵政投遞員們負責盡責的精神。”楊光輝說。

“光陰荏苒,從訂閱《黨建文匯》算起,我結識了25名郵政投遞員。”說起他們,楊光輝的眸子裡閃著亮光,“老植是個熱心腸,小鄧崽常常逗我開心,還有梁鐵月、徐丹,總是在我困難時給予幫助……”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我都清楚地記得。”

33年,25名投遞員,一代代郵政人把“人民至上”刻印在骨子裡,開啟了守護平凡郵路這一場不平凡的接力賽。

在接力的終點,楊光輝用朴素的方式表達感謝,銘記並寫下他們的姓名:張豪華、陳瑩、黃雲優、蒙秋標、潘壽銘、董麗琴、植濟木、農俊英、李麗忠、黃紹燕、李婷婷、黃燕妮、何諧歡、鄧小群、岑小清、劉思寧、張麗芳、徐丹、伍榮佑、陳天貴、韋秀清、譚小艷、梁鐵月、韋的確、鄧展坤。

如今,接力棒交到了年輕一代手裡。00后的鄧展坤,一如不同時空下的前輩們,一襲綠衣、投遞報刊,回應著人民對郵政的期待。

默契:在郵箱裡“投下”互助信任

負責楊光輝所在片區的投遞員們,與他接觸久了,都能感受到老人對郵政的信任與認可。這份信任,可以從一張小小的字條裡窺見。

有一次,估摸著《黨建文匯》寄到的時間,楊光輝打開郵箱,沒看到書本,卻發現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你在郵局訂的2本書沒到,退回12塊(錢)在信箱(請你)拿。”字條下面,是郵政快遞員留下的紙幣,不多不少正好12元。

從這時起,一張張字條,成為楊光輝與郵政投遞員之間溝通聯系的新“打開方式”。

2003年,楊光輝退休了。頭幾年,還能看到他來郵政網點訂閱報刊,時間一長,網點工作人員都說:“怎麼今年見不著老楊了?”

帶著疑問,投遞員植濟木打算在寄送報刊時,順道去看望楊光輝。敲了敲門,沒人回應,找到楊光輝的郵箱,裡面同樣放著一張字條,中間夾著一沓錢,字條上面赫然寫著“郵政投遞員同志,幫我訂一份《黨建文匯》,訂閱費168元放在信箱”。

原來,隨著年紀增大,楊光輝腿腳不如從前利索,耳朵也逐漸聽不清了,他回到鄉下居住,每月定期到城裡看望親人,順便把新送來的報刊帶回去。如有訂閱需求,楊光輝便想到以寫字條“留言”的方式,與郵政投遞員聯系,這逐漸成為每一名投遞員與他的默契。

在貴港市,像楊光輝一般認同、信任、熱愛郵政服務的市民還有很多,構筑起這份情誼的,更缺不了如同“老植”“小鄧崽”一般的郵政投遞員們,他們勤勤懇懇、默默奉獻,將報刊郵件及時送達,用行動贏得了客戶的信任與口碑。

“貴港郵政始終堅持以普遍服務為‘根’,不斷提高黨報黨刊的傳遞時效與服務質量,保持縣及縣以上城市黨政機關《人民日報》當日見報率100%,鄉鎮黨報黨刊實現了次日投遞,建制村黨報黨刊實現每周五班頻次。”貴港市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麻政偉表示,近年來,該公司有序推進黨報黨刊收訂各項工作,報刊發行的數量和覆蓋率不斷上升,2023年度,黨報黨刊收訂份數達10812份,超額完成征訂目標。(譚羽翔 莫樹森 葉桂銀)

楊光輝所寫的感謝信。貴港市郵政分公司供圖
楊光輝所寫的感謝信。貴港市郵政分公司供圖
33年來楊光輝訂閱報刊憑証。貴港市郵政分公司供圖
33年來楊光輝訂閱報刊憑証。貴港市郵政分公司供圖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