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廣西合浦: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水美鄉村

2023年08月09日17:26 |
小字號

七裡村示范區。
七裡村示范區。

近日,位於廣西合浦縣石灣鎮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七裡村示范區,一江碧水在陽光照射下,泛著粼粼波光,處處是一片水清岸綠的美好。合浦縣水美鄉村建設已初見成效,形成水系美景與人文經濟互為補充的獨特景觀,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活力”。

近年來,合浦縣列入《“十四五”廣西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實施方案》的農村黑臭水體共有11個,其中5個列為國家級管控,6個列為自治區級管控。合浦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消除農村黑臭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水美鄉村作為增進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的發力點,牢牢把握國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策機遇,整合鄉村振興、生態環境、水利等多部門資源,統籌謀劃實施了合浦縣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2022年,該縣統籌使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投入2574.6萬元實施10個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僅用1年時間就完成了10個黑臭水體工程治理,2023年,繼續實施該縣星島湖鎮總江村委后背塘隊黑臭水體治理項目,項目利用自治區生態環境整治資金,總投資300萬元。項目已於8月3日開工建設,預計10月底竣工。

該縣組織協調生態環境、水利、農業農村、住建等部門對全縣11個黑臭水體開展溯源調查,徹底摸清黑臭水體形成的根源,對黑臭水體的來水和排水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並對匯水區域的污染源進行調查,全面查清11個黑臭水體的污染根源。

該縣以農村黑臭水體專項治理為抓手,從居民生產生活習慣、周邊環境整治、面源污染防治等多方面統籌考慮、系統分析,制定了全縣11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方案,對水體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並謀劃工程治理方案。首先是通過河長制平台壓實流域河長職責,對水體匯水區域內的養殖棚舍進行整頓,超標排放的全部清理拆除,並對黑臭水體的底泥進行了深度清理。針對水塘周邊畜禽排污,林業、農業面源污染,通過沿水塘周邊建設隔離欄柵和截污導流溝將垃圾雜物隔離,引入大型沉澱池,沉澱后再引入多級人工濕地進行逐級淨化處理,最后進入水塘。針對生活黑灰污水,採取了建設前置沉澱池,將污水沉澱過濾后再引入大型沉澱淨化池與其他來水混合,經稀釋后引入多級人工濕地。沿水塘周邊建設環繞式多級人工濕地,根據污水的濃度分布分別種植相適應的水陸兩生植物對污染物進行消納降解,污水經多級濕地淨化后最終流入水塘。同時,在水塘種植水生植物並放養四大家魚,完成水體最后一道淨化工序。針對水體流動性差問題,建設小型太陽能補水泵,從附近的河流、溝渠進行抽水補水,確保人工濕地和水塘保持足夠的水量,為水生動植物提供生存保障,同時在水塘內建設太陽能曝氣設備增加水體的流動性和氧氣。此外,該縣建設環境提升工程。主要是清理水塘周邊的雜樹雜梢,平整土地,種植花草苗木,建設步道、護欄、太陽能路燈、涼亭等休閑便民設施,將黑臭水塘建成綠水公園,滿足周邊群眾高質量生活需求。

該縣在黑臭水體處理設施后續管護上,樹立“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通過縣級財政資金統籌安排管護費用,實施專業化運行維護。根據黑臭水體整治驗收辦法以及銜接鄉村振興資金項目移交管理的相關要求,合浦縣將10個已經完成結算審計的黑臭水體治理工程產權移交給屬地鄉鎮,並針對每一個黑臭水體分別制定了管護方案,明確了正常情況下攔污柵、沉澱池、集污池的清理周期,人工濕地、苗木、太陽能曝氣設備、太陽能水泵的運行維護要求和維護方法,以及污水收集管網的分布圖和管網清理維護方法等,對水質實施定期檢測,為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持續發揮效益提供制度保障。對於維護難度較大,管理要求較高的項目,移交給該縣專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運營的平台公司進行專業化運維管理。

據北海市合浦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合浦縣將持之以恆推進生態環境建設,通過實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項目等各種治理工程,讓老百姓們切實感受到環境治理帶來的生態普惠,不斷滿足老百姓們對生態環境的美好向往。(林啟波 陳樹德)

來源:合浦縣委宣傳部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