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陽公安:331工作法擦亮灌陽“城市名片”

為進一步強化社會面治安管控,按照夏季治安打擊整治部署要求,7月19日以來,灌陽縣公安局巡警大隊採取“331工作法”,既抓實街面巡邏防控“守點、巡線、控面”,打牢打擊整治街面違法犯罪“研判、實戰、聯動”,提升“實戰練兵”一個能力,持續營造夏季治安打擊整治高壓態勢。
抓好“守點、巡線、控面”三個節點,掌控巡控主動權
根據轄區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警情發案、巡邏力量、人流監測等因素,在城區城關派出所的基礎上,科學增設兩個警務站,開展定點駐勤、動態巡邏和接處警﹔合理設置必巡線、必巡點,確保每一時段在街面上都有巡邏的警力,做到了白天見警車、夜晚見警燈、公共場所見警察。
為切實降低街面侵財類案件發案率,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巡邏隊根據商圈治安形勢、敏感節點、季節特點,結合警情分析研判結果,動態調整巡邏勤務,實行“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確保有突發狀況能快速處置,堅持“屯警街面,以快制快”的思路,由原來“坐在單位等出警”的被動局面轉為了主動出擊全面掌控,增強對違法犯罪分子的震懾力。
“夏季行動”啟動以來,巡警大隊當場處置各類現行警情57起,救助群眾19人。
用好“快打、快查、快調”三種手段,延伸工作觸角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機,有商機就會有競爭。7月的一天,在轄區北門市場因爭搶客戶而互堵對方店門,巡警大隊民輔警聞訊迅速趕到現場,及時制止事態升級並巧妙化解紛爭。
長效治理需要“機制按快門”。巡警大隊聯合多部門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建立協調聯動機制,以制度化開展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制度,做到平時定期排查,重大節目及活動重點排查等排查機制,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按照“排查、評估、交辦、化解、回訪”閉環工作機制要求,定期召開評估會,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內部、消除在萌芽、解決在基層。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7月12日,在街面店鋪治安群裡,反映其店門口和側門經常有非機動車亂停放,希望幫忙解決。了解到群眾訴求后,巡警大隊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及時施劃禁停線,熱心化解了店主的煩惱。巡警大隊始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熱心”為民,服務過往旅客,解決群眾難題。夏季行動以來,巡警大隊共排查矛盾糾紛隱患20起,化解矛盾糾紛20起,幫老人、小孩找回家屬15次,幫助群眾找手機、錢包等遺失物品17次,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目標。
提升“實戰練兵”一個能力,淬火礪劍鑄鐵軍
巡警大隊按照全警實戰大練兵的要求,每個月定期開展實戰大練兵,執法安全理念培訓,現場模擬操作,全面提升民警輔警的警務實戰技能﹔從單警裝備到配備使用、現場語言控制、最小作戰單元配合等方面開展實戰化的訓練。檢驗民警、輔警擒拿格斗、徒手控制和武器警械使用等能力,培養最小作戰單元分工協作、相互配合的意識和能力,真正做到拉得出、追得上、打得贏。行動開展以來,共組織開展最實戰大練兵訓練6次,完成市公安局紅藍對抗1次。
如今,走在灌陽轄區的街頭、小區、學校、汽車站……無論白天深夜,巡警大隊和閃爍的警燈幾乎隨處可見。灌陽公安形成了大案必破、小案必追的新局面,街面侵財性案件發案數明顯下降,社會治安滿意度不斷攀升。(蔣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