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灌陽:吉田村種“野果果”壯大村集體經濟

2023年02月22日10:24 |
小字號

村民在查看種植的山蒼子苗。
村民在查看種植的山蒼子苗。

人勤春來早,雨水催農忙。眼下,在廣西灌陽縣各鄉鎮的田間地頭,人們搶抓農時進行春播春種、田間施肥、大棚管護…...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雨水過后,我們村兩委為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利用集體閑置土地,開展特色產業(山蒼子)種植,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增產增收,有錢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同時帶動村民致富,實現鄉村振興。”2月20日,在灌陽縣文市鎮吉田村山蒼子種植基地內,黨支部書記陸庚發介紹說。

時逢雨水,在文市鎮吉田村山蒼子種植基地,村民們有條不紊地正在挖坑、種苗、施肥、培土、澆水等。“我們採用的是高產種植方式,株距間隔為2×3m,兩年后即可挂果,三年后達到豐產期,豐產時可產籽每畝5000斤。”村民陸增現一邊種植山蒼子苗一邊介紹說。

為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發展,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切實帶動村民增收,吉田村黨支委和村委利用村裡閑置的集體土地,開發種植了150多畝山蒼子。在經營模式上,該村採用山蒼子收入的30%用作管理費用,70%歸村集體經濟所有。按照目前市場行情,平均價格在每斤5.5-7元左右,該基地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200余萬元。在農忙時節,需眾多員工管護,目前已安排村內20余戶脫貧戶前來做工,每人每天能收入120元左右,他們既可在家門口有事情做,又能照顧到家裡老少。

山蒼子又名山胡椒,以前是山谷內遍地生長的野果果。近年來,灌陽縣通過培育龍頭企業,經過技術攻關,逐漸將山蒼子培育成該縣的特色產業,業已成為廣西區內屈指可數的生產大縣,目前全縣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吸納了2000多戶農戶種植,其中脫貧戶500多戶。去年山蒼子最高收購價達到到14元每公斤,全縣增收2000多萬元,帶動了農戶特色產業發展,增加了收入,有力地促進了鄉村產業發展。(陸仕臣 周玉樺)

來源:灌陽縣委宣傳部

村民在分處待種的山蒼子苗。
村民在分處待種的山蒼子苗。
村民在分種山蒼子苗。
村民在分種山蒼子苗。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