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以“一站式”社區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積極統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管理服務體制、協同育人體系、支撐保障機制等一系列改革舉措,著力打造“一站式”學生社區育人新陣地,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先后獲評了“全國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服務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全國學生公寓工作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批全區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A類單位。
聚焦黨建領航,推進“浸潤式”組織育人
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發揮學生社區思想引領、組織育人的作用?
該校聚焦黨建領航,積極健全黨委領導工作機制,定期主持召開項目建設匯報會、推進會,將‘一站式’學生社區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學院學生工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同時成立學生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
學生社團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供圖
目前,該校在學生社區建成了10間黨團活動室,配套出台《關於二級學院開展“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試點建設實施意見》,推進黨團支部進駐社區,讓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向學生社區延展,累計開展校院兩級主題黨課、“書記院長茶話會”等活動150余場。
聚焦成長需求,壓實“下沉式”管理育人
據悉,該校出台了《學校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學生制度》等制度,校領導在開學季、畢業季及重大節假日等時間節點定期深入學生社區看望、慰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院書記、院長每月以“下午茶”、午餐會、座談會等形式深入學生社區至少1次。同時還制定了《學生社區輔導員崗位職責》,依托“花江論壇”“名師講堂”等載體舉辦“校外導師進社區”活動,定期邀請校外名師、企業高管等進校為學生開展生涯規劃、創新創業指導,累計達130余場次。
為充分發揮學校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優勢,該校還研發了數字化校園系統、手機短信互動平台、“跟風看現場”網絡直播系統、“微風校園”公共服務號等,形成“四位一體”的思政教育信息傳播通道,實現立體式教育信息全覆蓋﹔投入了340萬元自主研發“智慧宿舍管理分析系統”,並與學校一卡通、無線WIFI等系統融合對接,建設學生管理服務大數據池和應急處置調度平台﹔上線了學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公寓業務“一鍵通”,為學生提供智能編排宿舍、線上自助入住、退宿和換宿等服務﹔打造了線上“一站式”服務大廳,統籌推進導師答疑、學生請銷假、心理健康、資助服務等51個線上服務系統進入社區,讓學生不出社區即能獲得便捷服務。
聚焦潤育無聲,深化“場景式”文化育人
該校精心營造社區文化設施,依托學生社區公共空間,因地制宜建成功能齊全、設備完善、溫馨舒適的功能活動室,包括黨團之家、青羽書吧、導師工作坊、傳統文化交流室、心理咨詢室等共80余間﹔建設和優化運動場館和設施一批﹔投入120萬余元建設學生社區智慧垃圾分類系統﹔組織書畫愛好者協會、茶文化協會、攝影協會、灼華漢服社、航空模型社、異域動漫社等學生社團在“一站式”學生社區,建立學生社團文化活動室。
目前,學校累計在社區開展德育小課堂、學業指導、體育健身、美育共建、勞動工坊等社區文化活動800余場,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學生在社區裡進行體育運動。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供圖
聚焦學生自治,引導“參與式”服務育人
學校積極引導學生在參與管理中培養自治、自理能力。定時組織校學生會、學院、班級學生代表召開權益座談會,廣泛傾聽同學心聲,注重日常意見收集,指導校學生會建立常態化同學問題建議線上征集平台,探索與“一站式”學生社區相結合的校院班三級聯動權益維護機制,及時了解掌握社區發展實際需求、真實問題。
同時建立了學生社區工作委員會。遴選490余名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擔任骨干成員,建立“社區長、樓長、層長、舍長”四級網格體系,協助和參與學生社區日常管理、志願服務、勤工助學工作,引導廣大學生自覺遵守社區規章制度,一年來帶動20000余名學生開展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學生在社區建設中的主體性價值顯著提升。
據了解,該校勤工助學電腦維修隊、垃圾分類設備維護隊、學生權益維護隊等每周開展義務勞動14次,每月義務維修50次,累計化解各類問題隱患100余起,為社區學生提供服務1200余次。
下一步,該校將以“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為契機,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推動學校領導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務力量下沉學生社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王再新、冼欣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