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探索產業發展道路 構建鄉村振興新模式

![]() |
韋增岸到田地調研農作物種植情況。 |
為進一步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於2021年4月選派韋增岸擔任玉林市陸川縣馬坡鎮靖西村第一書記,助力靖西村探索新的產業發展道路,構建鄉村振興新模式。
擔任第一書記以來,韋增岸積極開展入戶走訪和實地調研工作,著力幫助靖西村培育特色產業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助力健全鄉村產業鏈條、補齊要素短板,指導、培育和支持特色產業、休閑農業、電子商務和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促進靖西村三大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積極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目前,靖西村帶動脫貧戶收入的產業主要有成衣加工、腐竹生產以及紫蘇種植產業。
靖西村目前有3間成衣加工廠,帶動80多人在村就業,實現部分脫貧戶在家門口就業的目標。這些成衣加工廠與馬坡鎮飛鋮服飾達成了合作:村加工廠負責生產,企業負責營銷。通過“產+銷”,一方面解決村裡的銷售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企業的生產問題,實現了村企互利共贏。目前,靖西村已全面加強與飛鋮服飾的合作,建立了村企結對共建計劃,在鄉村振興方面進行多方面的合作。
腐竹產業也有力帶動了靖西村就業的發展。全村共有20余間家庭腐竹生產作坊,帶動60余人在村就業,腐竹年產量約800噸。目前,第一書記韋增岸計劃對靖西村腐竹產業進行優化,通過合作社加強各個家庭生產作坊間的信息共享,拓寬銷售渠道。
紫蘇種植也是靖西村的一大特色產業。2022年靖西村紫蘇種植規模約800畝,種植周期6個月,每畝利潤超0.8萬元,大大增加了農民的生產經營收入。
發揮黨員戰斗堡壘作用,科學助力鄉村振興
在助力靖西村振興致富的實踐中,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總結出了四點成效經驗。
一是加強村“兩委”建設,發揮黨員戰斗堡壘作用。鄉村振興需要一支能力過硬的村“兩委”隊伍。針對靖西村的實際情況,第一書記積極採取措施,扎實開展“兩學一做”,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制度,切實增強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建設出一支高質量的村兩委班子。
二是調查研究,理清思路。通過入戶走訪和實際調研,獲取實用信息,根據調研實際進行集體研究,明晰指導思想,使採取的措施更科學,更有利於促進靖西村產業的發展。
三是積極和企業進行對接。在縣鎮的牽頭下,第一書記積極對接飛鋮服飾,與企業簽訂村企共建協議書,達成深層次合作。
四是加強引導和管理,助力科學種植和生產。首先,動員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規模。根據村情與調研結果顯示,紫蘇等中藥材的價格不斷上漲,種植獲利空間大。第一書記及村委積極動員留村脫貧戶擴大紫蘇的種植規模,大大增加了脫貧戶的生產經營性收入。其次,加強腐竹作坊的生產管理,要求作坊做好環保,禁止直接排放生產廢水,提倡作坊使用無煙燃料替代污染大的燃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下一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第一書記韋增岸將繼續推進村企合作,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也讓企業更多地參與到靖西村的鄉村振興中,實現村企共同發展,同時,堅持深入群眾堅持到群眾家中、到田間去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從而更科學地制定鄉村振興計劃。此外,還將加強對村民的培訓,利用后盾單位的優勢,設計培訓課程,加強對脫貧戶種植養殖方面的培訓,提高脫貧戶抵抗風險的能力,增加脫貧戶的收。進一步優化靖西村現有產業,發揮合作社的作用,規范生產,注冊靖西村腐竹品牌,爭取將品牌發展好,讓其成為幫扶消費產品。
來源: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
韋增岸調研紫蘇加工情況。 |
![]() |
馬坡鎮靖西村腐竹加工場景。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