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廣西科技大學:打造生態林下養雞品牌 助村民走上產業致富路

2022年10月13日16:21 |
小字號

綠油油的樹林和竹林下,生態土雞穿梭其間,勾勒出一幅動靜相宜的畫面……在融安縣泗頂鎮壽局村,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盡顯壽局村脫貧摘帽的蓬勃生機。

融安縣壽局村是廣西科技大學定點幫扶村。廣西科技大學創新幫扶思維,深化幫扶力度,從幫扶脫貧變成產業幫扶。產業幫扶是具有造血功能的,在泗頂鎮壽局村,廣西科技大學讓斗雞養殖“落地生根”,打造了生態林下養雞品牌——雜斗雞,幫助村民走上產業致富路,實現增收幸福,迎來大“雞”遇。

“我之前也發展了很多產業,不過都失敗了。去年第一書記顏池同志鼓勵我做雜斗雞代養,並承諾學校出資代購雞苗、飼料等,出欄后包銷售。這給我很大的信心發展這個產業。”監測戶胡仲良介紹,家裡現在養了很多雜斗雞,預計今年10月份賣出后能增收3000元左右,日子越過越紅火。

不過,如何科學養殖雜斗雞,也讓缺乏養殖經驗的養殖戶犯難了。“還好有顏書記熱情地給我進行了指導。”胡仲良口中的“顏書記”是廣西科技大學派駐壽局村的第一書記顏池。“這些是1個月大的雞苗,一天喂食2至3次,后期要定期打虫,提高他們的免疫力。”顏池在給養殖戶送雞苗時說。顏書記不僅僅只是去送雞苗,更是三天兩頭跑到村民家裡查看雞群情況,“腿跑瘦,心操碎”更是成了顏書記的日常工作。

搭建推廣平台,打通產品出村路。廣西科技大學在村裡推廣養殖雜斗雞,去年第一批試養由黨員村干和黨員致富帶頭人做示范,養殖了1000羽左右,每隻雞可賣到30余元每斤,去年共收入13萬余元。今年起推廣到普通養殖戶,還將選取村裡2-4戶監測戶做代養試點,同時還幫他們打通了銷售渠道。

如今,雜斗雞已打造了“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線上,充分利用廣西科技大學一頭連接著市場、一頭連接著農戶的優勢,廣西科技大學還在網上設立“教工團購平台”,用“互聯網+”模式拓寬消費幫扶路徑。線下,持續加強學校、農商、農超對接,不斷拓寬產品銷路。在柳州、桂林等地也建立起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

下一步,廣西科技大學將幫助壽局村成立村級合作社,擴大養殖規模,使雜斗雞養殖更具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發展。還計劃把雜斗雞宰殺真空包裝,搭配村裡的筍干等土特產,打包成“懶人食材”售賣,讓客戶隻需買回家按說明直接烹飪即可食用,逐步實現“以點帶面”的雜斗雞帶動野生竹筍、野生香菇等土特產的綜合發展,實現農副產品“初加工”,乃至“深加工”的產業鏈發展模式。

廣西科技大學也將繼續做好幫扶工作,持續助力壽局村鄉村振興,建設金桔、羅漢果、雜斗雞等項目,補充完善壽局村特色全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助力,特色產業興則經濟興。廣西科技大學助推壽局村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廣西科技大學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