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 :釋放文化遺產消費活力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浦北縣通過傳統文化“六進”、部門共建、“非遺+”三項舉措,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充分釋放文化遺產消費活力,助推鄉村振興步伐。
傳統文化“六進”,擴大文化遺產消費影響力。今年來,浦北縣啟動傳統文化“六進”模式(進鄉村、進景區、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深入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組織鷯劇文藝隊分別到全縣16個鎮、村、社區、雙良芭樂園、平睦鎮中學、縣金浦小學等地演出共70多場次,服務群眾約25000人次。同時,結合“我們的節日”等系列活動,組織到江濱社區、世彪藥廠開展福旺雲吞技藝制作大賽、百人包福旺雲吞大賽等活動,進一步擴大文化遺產的消費影響力。
部門文化共建,擦亮文化遺產消費品牌。該縣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與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教育局、縣文聯、縣殘聯、縣稅務局、建設銀行浦北分行等部門構建“道德講堂”文化共建單位,組織縣直各部門至少在縣文化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講堂開展2期“道德講堂”。此外,該縣文化館與縣城特色小吃美食協會、茶文化研究協會、月餅協會、陳皮協會等社會機構構建文化聯盟,先后組織開展2022年特色小吃美食大賽、茶文化交流會、非遺傳承人培訓、“非遺大集市”等活動,形成部門聯動,擦亮企業品牌,擴大宣傳影響力度。
“非遺+”釋放消費能力,助推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2019年,浦北縣通過引導龍門鎮創新“非遺+合作社+農戶”模式,助推龍門編織產業發展,通過模式帶動浦北縣丹丹工藝編織專業合作社年產值2500萬元,上交稅額300多萬元,有效解決水庫移民300多人的就業問題。2021年,該縣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創新“非遺+非遺”“非遺+企業”“非遺+旅游”“非遺+黨建+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助推浦北陳皮、張黃月餅、福旺雲吞、桂睦春茶、官垌米糤、石祖禪茶等22個項目成功申報並列入欽州市第七批非遺名錄。並通過打造“張黃月餅小鎮”“福旺雲吞小鎮”“浦北陳皮產業園”等,進一步拓展消費渠道,助推文旅融合和非遺項目產業化發展。(梁妙玲)
來源:浦北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