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桂林師專:留“根”守“魂”,建好石山底鄉村振興示范點

2022年09月10日17:23 |
小字號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定點幫扶工作,把定點幫扶工作列入了黨委會的議事日程,專題研究定點幫扶工作,嚴格落實幫扶政策。校領導積極深入幫扶村屯進行調研村,與駐村第一書記、地方政府領導等共同探討助力鄉村振興的措施,幫助定點幫扶村解決實際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其中,學校指導資源縣車田苗族鄉車田村開展石山底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建設,強力推進苗鄉文化建設,弘揚當地民族文化傳統”,留“根”守“魂”,助力車田村獲批為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村、資源縣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成為學校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

一、把准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桂林師范駐資源縣車田村的第一書記是2021年榮獲全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黃勇同志。在學校領導的關懷指導下,作為高校教師的黃勇很早就認識到:做好鄉村振興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因為 “根”就是歷史記憶,就是中華文明的“根本”。守“魂”就是守住民族文化的“魂”,就是要賡續傳承民族先賢的精神血脈。

車田村曾是一個地處資源縣西南方向典型的桂北石漠化高寒山區貧困村,有著“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全村轄29個村民小組924戶3189人,有苗族、漢族、瑤族等7個民族,其中苗族2776人佔比87.1%,是一個地道的苗族世居村落,“十三五”期間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70戶996人,貧困發生率為31.78%。實施精准扶貧以來,通過種植車田西紅柿、車田辣椒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及外出務工,整村於2020年11月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截至2022年7月底,全村共有脫貧戶及監測對象282戶1034人。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扶貧戰線工作了4年的第一書記黃勇經過認真思考,確立自己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方向:留住民族文化的“根”。

二、留在苗、瑤民族文化的“根”

資源縣車田鄉車田村,世居著苗、瑤、壯、侗等少數民族,其中石山底屯,至今還保存著完好的苗、瑤民俗文化。同時,石山底屯地處國際漂流賽指定漂流地——五排河,還有擁有獨特風貌的龍洞峽景區以及生態有機優勢產業。這些都是第一書記黃勇開展工作的有利條件。經過一年多的論証,黃勇緊緊圍繞當地政府提出的“十四五”期間“一核三軸”的發展定位和打造世界級旅游小鎮的目標,提出並大力推進石山底屯“一路一廊一河二園三鄉九寨”項目建設。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大力支持下,經過區內一流設計團隊的總體設計,對石山底屯4.2平方公裡進行了全面規劃。

建設過程中,黃勇發揮高校教師的優勢,聯合桂林師專中文系、外旅系、圖書館的專家學者,大力挖掘當地苗、瑤民俗傳統文化、整合“農文旅”資源,推動農業與生態、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黃勇同志的努力下,車田村積極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生態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使石山底屯建設成為車田村鄉村振興示范點。把“根”留住,是車田苗族鄉高質量綠色發展的“突破口”和“先手棋”。

截至2022年8月15日,石山底屯一期項目建設有民俗文化寨門、入口道路擴建工程、農產品交易中心、生態河道及河堤修復工程、生態河道駁岸美化綠化提升、生態廣場、人居環境提升、民俗廊橋及休閑長廊建設工程、田園步道建設工程、民俗戲苑、景觀設施小品等11個子項目,投入資金2385.31萬元﹔二期項目擬建設民宿旗艦店、龍洞峽景區配套設施建設等2個項目,投資1000萬元。項目建成后的帶農益農效果十分可觀,將帶動五個脫貧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多,同時給石山底屯及周邊村屯132戶460個脫貧戶人口提供就業機會﹔同時,這裡會成為桂北鄉村特色旅游景點,用苗鄉情懷引得來游客、找得到鄉愁﹔三是以特色農產品為載體,加大鄉村旅游營銷力度,做到以農興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達到一、三產業的高度融合,從而增產增收,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並提升鄉村振興的質感。

三、守住民族團結的“魂”

石山底屯地處五排三鄉(車田苗族鄉、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的苗族傳統民俗文化發源地,多年以來,村兩委在上級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堅持把精品黨建與生態環境、生態產業、觀光旅游、歷史人文等結合起來,促使鄉村旅游、民族文化與黨建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打造“黨建領航 民族情深”旅游示范帶、“民族黨建團結區”。每逢佳節,石山底屯都會舉辦大型的民族特色活動,各族人民歡聚在石山底屯苗寨前、小河邊,唱五排山歌、放河燈、品油茶、打糍粑、磨豆腐、熬紅薯糖……熱鬧非凡,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五排山歌發揚光大,在打響民族風情旅游與民俗文化品牌的同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魂”。通過努力,2021年石山底屯被評為廣西民族特色村寨、車田村被評為資源縣先進基層黨組織、桂林市第二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

五排河尾閭,縱曾滄桑迭變。在桂林師專師生群眾的支持下,石山底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如火如荼。山鄉各族人民心心相印、和睦相處,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全體村民“認識著自身的光彩”,不斷“通過文化建設,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留“根”守“魂”,結合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壯美廣西“1+1+4+3+N”目標任務體系,為加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全力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貢獻力量。

來源: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