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醫學院:奮力譜寫醫學教育對外開放新篇章

走進桂林醫學院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醒目的標語——“世界的桂林 國際的桂醫”映入眼帘。
“這個slogan,是2019年11月第一屆桂林醫學院國際文化節時,我提出來的。”桂林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魏兵介紹,桂林醫學院始終秉持開放辦學理念,順應時代要求,抓住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 建設、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主動服務廣西,立足桂林經濟社會發展,以學校建設“特色鮮明、在國內外有良好聲譽的醫科大學”為契機,大力開展來華留學教育和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知名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豐碩的成果。
2021年10月19日桂林醫學院與馬來西亞林肯大學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桂林醫學院供圖
據了解,桂林醫學院是教育部第一批有條件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等院校,2007年成立國際教育學院,2008年開始招收第一批來華留學生。“我們的留學生,90%都是自費來學習的,學歷生比例接近100%。”魏兵認為,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桂林醫學院在國際醫學教育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
該校採取有力措施拓寬生源渠道、提升辦學層次,留學生規模不斷擴大。“疫情期間,我們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通過‘春秋兩季入學’和‘預入學’制度、利用校友資源進行招生宣傳等措施,實現了招生規模穩中有升。”魏兵說。
“我們的一位巴基斯坦留學生,在他2014年至2020年在校學習期間,總共無償獻血4000毫升﹔尼泊爾的一位留學生學成歸國后沖在抗疫一線被感染,后來恢復健康后又義無反顧地投入工作……”魏兵介紹,該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中外學生同質化管理方針,堅持“情感與制度雙輪驅動”的管理模式,堅持對留學生採用激勵性、多元化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率先探索基於“三全育人”理念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並不斷加強來華留學生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升教學質量,逐步構建起立體的具有桂林醫學院特色的來華留學生育人體系,培養了一批批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准則、醫學專業技能和人文道德素養兼備的知華友華愛華的國際化醫學人才,“留學桂醫”品牌效應逐漸凸顯。
桂林醫學院老師指導留學生練習靜脈穿刺術。桂林醫學院供圖
近年來,該校積極開拓與國外高水平大學的交流與合作,以點帶面多渠道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全面發展,按照教育開放總體布局有效拓展高質量國際合作“朋友圈”,與越南太原醫藥大學、馬來西亞林肯大學學院、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哈薩克斯坦KIMEP大學、日本浜鬆醫科大學、韓國中央大學、西班牙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等國外高校建立聯系並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同時,該校創新合作方式,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縱深發展,與馬來西亞林肯大學學院、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開展聯合培養碩博項目﹔加入中國—東盟信息港電子信息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聯盟,依托國際組織力量和自身醫學專業優勢率先與東盟國家高校謀劃開展“新醫科”“新工科”建設,並積極籌建海外教學中心和中國—東盟健康管理大數據中心。
魏兵介紹,桂林醫學院還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開展在校本科生赴港澳地區高校短期交流項目。“2021年,由我校港澳台事務辦公室籌建的桂林市漓台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正式登記成立,這是我們借助政府部門等方面力量打造的桂台兩地高校文化交流品牌,有利於提升學校在桂台胞群體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這一舉措也開創了地方院校整合優質資源創新開展對台交流工作的先河,為學校開展與台灣地區高校的科研教學合作拓寬了渠道。”
桂林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舉行來華留學碩士研究生線上招生面試。桂林醫學院供圖
此外,2019年以來,該校連續3年成功舉辦桂林醫學院國際文化節暨新時代中西部地區教育國際化發展論壇,並持續擦亮“國際文化節”金字招牌,不斷提升活動內容、論壇層次、展會規模,成為中西部地區高校建立教育對外開放領域信息共享機制、深化校際合作交流、促進區域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重要紐帶,有效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
回望過去,繼往開來。魏兵表示,國際教育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將繼續積極踐行高校國際交流合作及服務社會的職能,以新擔當新作為高質量推進學校教育對外開放事業,努力提升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