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羅城縣懷群鎮:小水苔鋪就鄉村振興“產業路”

2022年03月18日08:57 |
小字號

眼下正值春耕生產的繁忙時節,3月16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懷群鎮耕堯村耕堯屯的幾位群眾正在田間忙著種植水苔,他們有的在田埂邊篩選雌性種苗,有的在田裡扒泥起壟、播撒種子,整個場景忙得不亦樂乎。

水苔又名泥炭蘚,通常由莖和葉兩部分組成,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根和維管束。野生水苔喜陰暗潮濕,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濕度較大的森林和沼澤地。水苔具有極高的保濕性功能,且透氣性能好不易腐敗,廣泛運用於各類盆景植物的栽培,是種植栽培基質的上等材料。

群眾正在種植水苔。

從採集野生到人工栽培

耕堯村位於懷群鎮東北部,這裡山嶺連綿起伏,樹木蔥郁連片,地勢也是全鎮最高的一個行政村。這裡的水溫和氣候均比該鎮其他村低一兩度,尤其是位於村背后的金解山海拔高達1100多米,也是全鎮最高的一座山。金解山不是一般的石山,而是一座高聳的土坡,且頗為獨特,坡頂上是一片寬闊的平地,面積大約200多畝。金解山上原生態生長有眾多野生杜鵑花和楊梅樹,樹下面的泥土常年滲水濕潤,生長有眾多成片的野生水苔。

耕堯村水苔產業的開發,源自於村裡的一個人,他名字叫何昭壯。10多年前,正值年經的何昭壯到廣東、雲南等地闖蕩打工,他在打工期間無意中發現外面有老板專門收購水苔這種植物。這讓何昭壯欣喜若狂,立馬聯想到了金解山上就生長有大量的這種野生水苔。他立馬卷起包袱返回家鄉跑到金解山上採摘水苔,並聯系在外打工邂逅的那位收購商,把水苔賣給了收購商並獲得了不少收入。這樣過了兩三年,何昭壯有了另一套想法,他想,光靠採摘金解山上的野生水苔總不是個辦法,而且屯裡知道金解山上水苔能出,倒不如嘗試人工培育種植。於是他第一個在自家的水田裡試驗性的培育種植了水苔,並獲得了成功。自那以后,村裡的其他人也開始陸陸續續跟著效仿種起了水苔。

群眾正在種植水苔。

從人工栽培到壯大發展

“作為一名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發展道路上,在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行動上就應該處處起到‘領頭羊’的作用。”耕堯村耕堯屯副屯長何光勇振振有詞地說。何光勇計劃今年在耕堯村租田發展水苔種植50多畝,眼下正是種植水苔的好季節,他每天雇佣六七個工人種植水苔。據其介紹,如果管理到位,發展得好,到第二年的時候就可以採收,預計畝產干品600公斤,按目前市場收購價每公斤18元計算,50多畝的水苔產值將達54萬元以上。何光勇還饒有興趣地說,以后到租期結束后,他可以把種好水苔的田地歸還給田主管護種植,自己則負責保價收購,由種植戶華麗轉身為收購商,同時也能帶領其他人一起發家致富。

據耕堯村駐村第一書記施明介紹,水苔這種植物是耕堯村的一項特色亮點產業,附近別的地方因為氣候、水土原因不適合種植,水苔也成為了本村一項獨門產業。目前水苔在外面的需求量很大,市場上供不應求,發展前景廣闊。下一步本村將以黨建作為引領,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做強做優水苔產業,以產業助推鄉村振興高效發展。 (謝順珩)

來源:羅城縣懷群鎮人民政府

(責編:陳麗冰、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