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更高目標努力交出廣西高質量發展好答卷
——解讀2022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是廣西改革發展進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年,全區各族人民牢記領袖囑托、勇擔歷史使命,感恩奮進、克難前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穩住了經濟基本盤,積蓄了發展新動能,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1廣西收獲了什麼?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8%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22.2%
●居民收入增長7.8%
實現“首次突破”
●在全國首創工業振興特派員制度
●廣西首條無人駕駛地鐵線路、首條智慧公路建成通車
●廣西實有企業首次突破百萬戶
●建立全國首個靈活就業人員合法權益保障中心
聚力推進工業振興
●工業投資增長27.5%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1300家
●“桂惠貸”投放超過2380億元 為企業減稅降費超200億元
●推進“雙百雙新”項目393個 建成投產86個 實施“千企技改”項目1168個
大力抓好項目投資
●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超4524億元 新開工項目408個、竣工213個
●綜合交通投資增長40.5%,新開工高速公路2233公裡
●“三企入桂”項目到位資金7200億元
接力推進鄉村振興
●在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連續5年獲得綜合評價“好”的等次
●完成農業農村投資4000億元,確定44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建設250萬畝高標准農田
●實施鄉村建設項目1.16萬個
●90.6%的鄉鎮通二級(或三級)公路
著力提三產擴消費
●實施文旅重大項目262個推進大健康產業重大項目267個
●旅游總消費增長24%
●郵政業務總量、快遞業務量分別增長20%、35%
●限額以上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9.9%家電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2.4%
強力抓改革促開放
營商環境
●532項涉企經營事項“証照分離”改革全覆蓋
●22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可辦率99%。
●市場主體數量增長6.4%。
開放發展
●第18屆東博會、峰會簽約項目投資總額增長13.7%
●一般貿易進出口額增長18%
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5%
傾力保就業惠民生
●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穩定在八成左右
●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84.66% 農民工規模總量達1440萬人
●壓減“三公”經費3.07億元 全部用於教育領域補短板 新建中小學、幼兒園131所 改擴建8004所,5所獨立學院順利轉設
●實施公共衛生防控救洽能力建設項目351個 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項目120個
●十大為民辦實事工程全面完成
加力優生態促轉型
●森林覆蓋率62.55%,居全國第三
●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7.3%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95.8%
齊力筑牢抗疫防線
●保持連續327天無新增本土病例,完成疫苗接種9572萬劑次
●打贏東興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實現了在一個潛伏期內控制疫情
政府工作提質增效
●深入開展“提質效促落實”專題行動,創新開展暗訪督查、智慧督查、聯考督查 政府效能明顯改善,3項典型經驗做法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
●對2021年自治區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提出的295條工作建議全部答復和辦理完畢
2022廣西要做什麼?
2022年,廣西將緊緊圍繞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1+1+4+3+N”目標任務體系,加壓奮進,埋頭苦干,跑出速度、跑出風採、跑出成績,朝著更高目標努力,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交出好答卷。
2022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經濟增長6.5%以上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3%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7%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
●糧食產量穩定在274億斤以上
新起點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新建高標准農田240萬畝
●糖料蔗種植面積穩定在1100萬畝左右
●傾斜支持脫貧縣創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 財政銜接補助資金投入產業比例不低於50%
●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實現自然村4G網絡基本覆蓋 光纖網絡覆蓋率提高到88%
廣西工業脊梁挺起來
工業投資:
●推進“雙百雙新”項目380個
●“4+N”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項目235個
●“千企技改”項目1200個
●工業互聯網新基建項目30個
●力爭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
創新驅動:
●實施科技創新重大項目110項以上
●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0家以上
●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
●“瞪羚”企業30家以上
●技術創新中心3家以上
能源保障:
●確保國能廣投北海電廠 防城港紅沙核電3號機組按期投產運行
●積極謀劃廣西海上風電等重大電源項目建設
●加快北海、防城港煤炭儲備項目建設
●推進芯片國產化替代
推動消費提升服務業
●加快建設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和廣西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開展“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創建
●加快發展大健康產業
●實施現代物流服務平台重點工程,開展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培育工作
●舉辦“33消費節”等活動,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行動,深入推動“桂品出鄉”
提速重大項目建設 促進有效投資
●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2000項以上
●開工一批高速公路項目、裡程2000公裡以上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
●力爭引進10家以上“三類500強”企業,完成投資8200億元以上
●新建5G基站1.5萬個
●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2萬套,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6.1萬套
劃重點
開工建設岑溪至羅定等鐵路項目、都柳江梅林航電樞紐等6個航運項目
續建貴陽至南寧鐵路等7個項目
建成南寧至崇左鐵路、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以及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等7個項目
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開工建設平陸運河、黃桶至百色鐵路等重大項目
●力爭新增外貿航線10條 集裝箱吞吐量達700萬標箱 海鐵聯運班列開行7000列以上
服務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深化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性改革
●務實對接RCEP實施
●加快建設中國一東盟進出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中國一東盟數字經濟產業園 中國一東盟應急管理合作基地等項目
強化區域統籌協調:
●聚力實施強首府戰略
●深入推進北欽防一體化
●提升做實珠江一西江經濟帶 全面推進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外貿外資穩中提質:
●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增長15%
●新引進落地加工企業25家以上
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生機盎然
重點領域改革:
●擴大“桂惠貸”投放量,推廣“信易貸”
●推出“重大產業項目貸”“招商貸”等 量身定做的系列信貸產品
●推出一批便民利企“微改革”
●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
財金聯動:
●加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力度 力爭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12%
●大力推進“引金入桂”“險資入桂” 實現“金色鄉村”廣西農村信用信息系統縣域全覆蓋
筑牢南方生態安全屏障
碳達峰碳中和:
●深入實施六大高耗能行業節能改造
●加快防城港、貴港、梧州、百色、玉林等5個國家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
●創建3個以上綠色園區 20家以上綠色工廠
生態環境保護: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系統治理
●推進漓江生態保護和修復提升工程
●實施西江等重點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建設珠江一西江千裡綠色生態走廊
心懷“國之大者”守護人民幸福
堅持就業優先
●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0萬人
●失業人員再就業9萬人
●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5萬人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確保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
●健全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
參加社會保險制度
維護好卡車司機、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等群體合法權益
繁榮發展文體事業
●新建中小學幼兒園85所
●加快建設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和19所職業教育“雙高”學校
●加快“縣域緊密型醫療共同體”建設 確保鄉村醫療服務“空白點”動態清零
●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
●持續推進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推出一批獻禮黨的二十大的文藝精品
●推進新時代體育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 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
●籌措資金730億元以上繼續實施十大為民辦實事工程
統籌發展與安全
●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廣西、平安廣西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依法科學高效抓好疫情防控,加強邊境地區醫療力量和應急處置場所、隔離場所建設,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監管
●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快形成與人民 群眾安全需求相匹配的應急救援體系
●健全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積極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
(記者 龔文穎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