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縣福利鎮:搭好“三道橋”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提質增效

桂林市陽朔縣福利鎮聚焦搭好“理論、合作、服務”三道大橋,讓黨史學習教育“氣氛濃起來、形式活起來、成效實起來”,為黨史學習教育提質增效。
搭好“理論橋”,讓黨史學習氛圍“濃起來”。制定《福利鎮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方案》,規范學習動作。注重發揮黨員領導干部“關鍵少數”作用,黨委中心組堅持帶頭學,研讀指定篇目、聆聽專家授課、開展交流研討,以上率下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啟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閱讀進校園活動,開展“閱讀百年史 奮進新征程”圖片展活動,引導青少年銘記革命歷史、樹立遠大理想。堅持原原本本學和研讀經典著作,開展“萬本黨史書籍大家送”活動,營造“處處有課堂、時時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濃厚氛圍。
搭好“合作橋”,讓黨史學習形式“活起來”。以“黨委搭台、支部引領、黨員唱戲”的方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宣傳,組建“政府干部+支部書記+黨員志願者”的黨史宣講隊,開辟微信公眾號黨史學習宣傳欄,各村懸挂橫幅、制作學習專欄等,打造全天候、不打烊的黨史學習教育陣地。組織開展“瞻仰臨陽聯隊舊址”主題黨日活動,大力挖掘紅色資源,重建臨陽聯隊指揮部舊址。開展“感黨恩,跟黨走,傳承農耕文化”主題活動,將紅色課堂開到“種享稻田”上。舉辦“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的“道山論稻”農耕文化節,搭建展示民俗風情、農耕文化、鄉村旅游以及推介道山生態稻米的重要平台,讓黨史學習形式走“新”走“活”。
搭好“服務橋”,讓黨史學習成效“實起來”。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各村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細化責任分工,注重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明確完成時限。提供“點單式”服務,把“開門問需問策”作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環節,邀請育嬰專家到村開展育嬰技術培訓。將實事辦到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上,在組織謀劃、宣傳摸排、服務保障等多方面下功夫,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全覆蓋。開展水庫防洪搶險應急演練,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強有力支撐。問題清單變“服務清單”,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惠民實效。(葉媛芳、李曉、張書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