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專題視窗>>廣西工信在行動>>要聞播報

挑起邊境工業振興大梁——探訪龍州新翔生態鋁業項目

2021年11月25日09:51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新翔生態鋁業現代化智能生產廠區。

控制指揮中心實時監控各條生產線設備運行情況。

工作人員在監控生產情況。

11月17日,記者走進龍州縣新翔生態鋁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高聳的廠房裡傳來陣陣轟鳴聲。

新翔生態鋁業項目佔地約3000畝,規劃年產氧化鋁200萬噸,其中一期建設產能100萬噸,是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也是崇左市第二產值工業企業。

“這是我們的生產車間,鋁土礦在這裡,經過高溫液化后,就把一些雜質、泥土等分離掉,剩下的礦漿流入加工槽裡不斷循環,提煉出氫氧化鋁﹔氫氧化鋁的‘氫’是水成分,然后通過高溫焙燒把水去掉,就變成氧化鋁,出來的氧化鋁就像鹽一樣,一粒一粒的。整個過程都是智能化生產,我們的員工隻需在控制中心監控就行了,所以剛才你在廠區看不到工人走來走去。”徐振星指著廠區裡連成一片的設備,詳細講解生產流程和工藝。

在控制中心,來自河南的張青煜,正在盯著電腦屏幕。“我主要是監控設備的運行,如果發現系統出現什麼問題,我們會通知工作人員去現場核實、檢修等,保障生產線正常運轉。”張青煜說。

“氧化鋁生產線現在有420名員工,上下游產業鏈帶動就業超過1100人,大部分都是龍州本地的,有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也有一些從其他行業轉行過來的,因為生產系統專業性比較強,所以對每個員工我們都安排4個月以上的職業培訓,讓他們成為產業工人,目前公司員工人均工資在4000元以上。”徐振星介紹。

“我主要是監控原料供應設備的運行,每月收入4500元,比自己做生意穩定多了,重要的是在這裡還有上升的機會。”何新意是龍州本地人,之前在縣城經商,去年12月進入新翔鋁業,經過培訓后今年5月開始上崗,產業工人這一角色轉變,讓他看到個人發展的新空間。

龍州是邊境縣,此前召開的龍州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業振興、口岸振興、旅游振興、城鎮振興“五個振興”,緊緊圍繞生態氧化鋁項目建設,把做大工業總量擺在重要位置,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這個設備是用來做什麼的?”

“這是我們自建的自備電廠,利用氧化鋁生產流程中產生的高壓蒸汽來推動汽輪機發電,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發電成本在0.22元左右,這樣我們整體的用電成本就降下來了。”徐振星道出自備發電的好處。

作為龍州縣第一大工業項目,新翔鋁業深知自己的定位和擔當。

“都說無工不富,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壯大氧化鋁循環產業鏈,不斷為鄉村振興、城鎮振興蓄能,推動萬企興萬村,讓更多群眾分享工業經濟帶來的紅利。”徐振星說。

據龍州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何莉莉介紹,今年1—10月,該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30.61億元,同比增長20.01%。

“我們6月9日正式投產,今年預計產值在8億元左右,實現當年達產達標、當年盈利的目標。”徐振星告訴記者。

記者來到運輸車間,隻見一輛輛大貨車在排隊等待裝貨。

“你看,裝貨都是全自動的,我們隻需操作機器,就直接把打包好的氧化鋁搬到車上。”工作人員說。

“這些氧化鋁一天出貨2500噸,先運到欽州港,然后經過海運陸運,最后抵達內蒙古。”徐振星在一旁補充說。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與效能發揮,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效益。

徐振星告訴記者,企業之所以選在龍州,主要是考慮到崇左有口岸的優勢,從東南亞國家進口礦石通道更便捷。“現在基於疫情防控原因,我們的鋁土礦暫時是從澳大利亞進口,海運到防城港,再陸運到龍州。”

遠處的車間,仍傳來陣陣機器轟隆聲,高大的煙囪升騰著白色的水蒸氣。記者走出公司大門,看見門外的公路上,排成長龍的貨車正整整齊齊地等待進廠。(記者 陳明桂 通訊員 農基椿 農昕新 文/圖)

(責編:陳露露、周雨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