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尋美黃姚古鎮

2021年09月17日08: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黃姚古鎮風光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的黃姚古鎮,是南嶺群峰間一座特色濃郁的文化重鎮。這裡,古亭、古橋、古井、古廟、古宅與石峰、溶洞、河溪、田園、修竹、茂林比鄰相處,譜寫出自然與人文完美共舞的樂章。

我曾多次路過黃姚古鎮,卻沒有走進它。這次,恰逢朋友邀請,在古鎮小住幾天,仔細去找尋它的美。黃姚原貌保存完好,街巷肌理自然生成,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溪流兩岸的亂石形成天然河床,古道、舊屋、廟宇等與古樹、小溪勾勒出一幅淡然幽靜的古畫。

黃姚的山形態奇特,岩崖崢嶸,陡峭嵯峨,奇甲天下,無山不洞。洞中多有鐘乳石,千姿百態。山上叢林密布,樹木或挺立於山巔,剛勁挺拔﹔或長於懸崖,凌空欲飛﹔或扎於岩縫,鐵骨錚錚。

黃姚的河於狹窄之處,水清無色,頑石畢露,暢流有聲﹔河水寬闊處,綠波盈盈,一平如鏡﹔水淺之處,石跳橋如延長的省略號,游戲般地鋪在水面上﹔水深之處,石拱橋似倒扣的括號,穩固地橫跨水面。岸邊的植物與水、石配合得恰到好處,一叢幽草,一棵大樹,一堆修竹,一挂青藤,這自然就是最美的景色。

黃姚的古樹更值得推薦。翠竹古榕巧妙散落在古鎮的空間,溪河兩岸有千年古榕、合抱的油樟、珍稀樹種龍鱗樹等,還有各種不知名的樹木,或長於江畔,蒼翠盤郁﹔或長於岩縫,蠟干虯枝。條條老藤,簇簇修竹,叢叢野花,依偎著溪畔河岸,格外絢麗,恰似一個個巨型盆景扑入游人的眼帘。

黃姚的建筑與自然完美融合。幾百年來,建筑取材石與磚。街道、建筑基座、門前階梯等都用青石,處處堅固﹔牆體則富者用青磚,貧者用泥磚,整個建筑具有濃郁的嶺南建筑風格,具有磚大、牆厚、房髙、院深的特點,磚雕、石雕、木雕工藝精美、梁柱、斗拱、檀椽、牆面、天花等雕梁畫棟,栩栩如生。民居依水而建,巧妙地根據江水的流向,在河岸兩側別出心裁地修建了水榭亭台和寺觀廟社,它們或掩映在參天古樹之下,或傍於依依垂柳之旁,或依靠在青山面前,幽靜怡人,與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畫家蔡楚夫贊嘆其為“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藝術殿堂”。

“山水間的黃姚古鎮,它的地貌特征、歷史建筑、傳統生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蝸牛景區管理集團創始人徐挺說,古鎮各大家族的建筑群相依相靠,緊密聯系在一起。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通過建筑語言傳承了幾百年。建筑語言也傳承了生活方式,古鎮的人們在山水田園間生產生活,安逸舒適。我們期待通過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延續黃姚古鎮悠久的歷史文化,創造未來更美好的生活。

賀州市博物館館長、《讀懂黃姚》主編胡慶生認為,黃姚是中國的黃姚,也會是世界的黃姚。相信黃姚古鎮必將在歷史與未來之間以其獨特的魅力綻放光芒。(伍策/文 馬玉鳴/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09月17日第12版)

(責編:周雨樂、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