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江:侗元素融入優良家風家訓助力鄉村振興

人民網三江9月3日電 “村裡的‘青年團’真的很團結、給力,不管誰家有困難,年輕人都非常熱心地去幫助,能把村裡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讓我深切感受到這個村的優良民風的巨大力量。”一群大學生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冠洞村傳統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廉廊參觀道德模范石廣迪組建青年團為村民辦實事的先進事跡后討論道。
好民風非一日造就。幾百年前,三江縣侗族地區就已有自己的“法律”——“款約”,它是侗族村寨自我管理中制定的村規民約條文,涉及治安治理、鄰裡和睦、互相幫助、重視教育、保護環境和弘揚文化等內容。
“款首”即向村民傳授“款約”的人,通常由寨子裡德高望重、辦事公正的老人擔任。“款首”利用侗族特有的詩歌形式向村民吟唱“款約”,昭告侗家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遵守村規、遵紀守法,使侗族群眾“內心有戒尺,行為有准則”。
林溪鎮冠洞村侗款傳承人楊社能說:“侗款是侗族人民直接參與的、制定的村規民約,所以侗族人民很容易接受,並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增強行為自覺,形成了當地特有的民風。”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政風清。三江縣紀委監委堅持把家風建設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環節、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善於從侗族傳統的“款約”“侗戲”“侗族耶歌”“侗族農民畫”等特色文化資源中汲取家風文化,為家風建設提供滋養。
近年來,三江侗族自治縣組織開展多層面、多形式的家風家訓宣傳教育活動,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傳承廉政文化、弘揚廉潔風尚、宣揚優良家風家訓。
據悉,該縣紀委監委共舉辦三屆“清風茶韻·侗廉三江”廉政文藝匯演活動,通過“網絡+現場”兩種直播方式,把優良家風家訓送到鄉間田野、送到群眾身邊,據不完全統計,受教育黨員干部群眾達4萬多人次。同時聯合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縣委宣傳部、婦聯等單位開展“黨史故事大家講·百幅侗畫繪初心”農民畫展、“最美家庭”評選等活動26場,把移風易俗好家風說到群眾的心坎。
“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保障,好家風既是砥礪理想信念的‘磨刀石’,也是抵御‘圍獵’的堅實‘防火牆’。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力度深挖侗族優秀傳統文化,依托‘大篷車’‘大舞台’‘大喇叭’‘村村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傳播載體弘揚正能量,讓廣大干部群眾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弘揚向上向善的家庭文化,培育崇德明理的文明家風,以良好家風推動作風建設。”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說。(吳日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