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富川:聚焦“形、實、魂”推動鄉村振興

2021年08月24日10:1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現代化農業種植。富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現代化農業種植。富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兩篇文章,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積極探索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同時堅持風貌塑形、產業做實、文化鑄魂一體推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提升鄉村風貌改善人居環境

走進富川鄉村,一棟棟青磚灰瓦白牆、富有民族特色的樓房格外醒目,房前屋后的微菜園、微果園、微田園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富川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繪就美麗農村新畫卷。按基本整治要求完成了全縣所有自然村整治工作,建成精品示范村屯7個、設施完善型村屯25個,全縣建設了3個“全國美麗宜居鄉村示范”、6個全國首批綠色村庄、8個“國家森林鄉村”。

同時,積極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70套,全縣100%的行政村、99.37%的自然村組納入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覆蓋率達到99%,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穩步實施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建成2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321戶。全縣773個自然村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成為全區首個自然村路燈全覆蓋的縣區、首個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硬化路的縣區。一個個惠民、便民基礎設施項目建成,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

狠抓產業發展筑牢振興根基

富川立足特色資源,按照產業現代化、體系化的要求,不斷優化鄉村產業布局,穩步發展以臍橙、蔬菜、烤煙和生豬等特色優勢農業。全縣年均復種無公害蔬菜26萬畝以上,每年種植春烤煙2萬畝左右,發展水果種植40萬畝以上,其中種植臍橙26.7萬畝,年出欄生豬60萬頭,特色產業全面開花。

抓好農業品牌創建工作,加強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加大農業科技和農業機械化投入,打好特色牌、長壽牌、富硒牌。全縣建成3個自治區級現代農業核心示區,成功創建賀州第一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富川臍橙”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廣西“桂字號”區域公用品牌等榮譽。

富川在產業發展中堅持三產融合的發展模式,有效帶動群眾就業、農民增收。依托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引進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的水果加工集中區擁有水果加工企業20多家,果品包裝箱生產企業2家,年產量2000萬個,全縣水果產業從業人員達4萬多人。

同時,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和農村電商等第三產業,投資2.5億元建成佔地280畝的富川農產品電商產業園,打造了“春芋夏梨秋薯冬橙”全年無淡季的電商農產品供應體系。2021年上半年,富川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19億元,增長率超過50%。

依托文化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在富川岔山村每天都有游客前去觀賞鄉村景色、體驗古道文化,“每天都有10多桌客人,要包2000多個梭子粑粑。”在村裡開油茶店村民蔣柳玉表示。2016年以來,岔山村以挖掘古道文化為切入點,推出“瀟賀古道入桂第一村”的品牌,大力發展鄉村休閑生態旅游,經過五年多的發展,現在的岔山村儼然已是賀州市鄉村旅游的一個品牌。

富川依托古鎮、古村文化,不斷壯大鄉村旅游產業,鄉村旅游成為富川旅游產業的主陣地,有效拓展了農民增收渠道,有力地鞏固了脫貧成效和推動鄉村振興。該縣成功創建四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區(農家樂)11個﹔成功創建A級景區8個,其中4A級景區3個﹔打造了七彩虎頭、瀟賀岔山、生態毛家等第一批美麗鄉村經濟示范點。今年上半年,全縣接待游客總人數382.86萬人次,同比增長114%。

接下來,富川將延伸“旅游+、+旅游”產業鏈,加快美麗鄉村經濟示范點和星級鄉村旅游區創建,全力推進朝東岔山、秀水、福溪等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加快全縣形成“一核三廊道”旅游發展格局,為全面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夏燕)

(責編:劉佳、黃昱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