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一顆小黃豆撬動的大產業

——聚焦“非遺”桂平社坡腐竹制作工藝

2021年08月19日15:2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一顆小小的黃豆是如何撬動千萬元產業的?看似不起眼的黃豆經過一系列的制作工藝流程后,實現了華麗蛻變——腐竹。2009年,桂平社坡腐竹制作工藝被列入貴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一時間,桂平社坡腐竹聲名遠播,遠銷國內外,年產量1500噸左右,年產值5600萬元左右。

7月30日,在桂平市社坡鎮天天食品廠副廠長李全明介紹了制作腐竹的第一道工序——挑選黃豆。“精選優質大豆,顆粒飽滿、無虫害、無霉變、蛋白含量豐富,脫殼、脫皮、豆肉干淨、口感也更加嫩滑。”李全明娓娓道來。

生產車間裡一派繁忙的景象。該廠相關負責人介紹,一顆小小的黃豆制作成腐竹需要經過精選黃豆、脫殼、浸泡、磨漿、豆漿分離、煮漿、上線、結皮、拉竹、靜置、高溫烘烤、出爐、半成品靜置、保溫烘烤、降溫靜置、檢驗、包裝等十幾道工序。

據了解,桂平社坡腐竹制作工藝屬地地道道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有著明顯的桂東南地域特點,其工藝十分獨特,慢工活又含快節奏,制作流程較復雜。比如拉竹,將已結均勻的腐皮按要求形狀拉起﹔高溫燒烤,需要把握火候等。這些制作工藝在整個腐竹制作過程中非常重要,關系到腐竹是否成型,不斷不裂不碎,一板一眼全憑經驗。之后,經過出爐、半成品靜置、保溫烘烤、降溫靜置、檢驗、包裝即可出成品。

當天6時許,公雞打鳴的聲音此起彼伏。在天天食品廠工作了13年的韋棟喬早已經習慣了這裡的工作節奏。據悉,他家裡有四口人,收入較穩定,工廠包吃包住,極大地減少了生活上的開支,也方便照顧家人。像韋棟喬一樣,天天食品廠有工人121人,全部是周邊村屯村民就近就業,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社坡鎮是廣西有名的“腐竹之鄉”和全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鄉鎮,社坡腐竹遠近聞名,獲得了國家地理商標標識。目前,該鎮有自主出口權腐竹生產企業2家、有生產經營食品許可的企業15家、有食品小作坊登記証的1270多家。全鎮生產腐竹日耗黃豆約100噸,是全國最大的腐竹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社坡鎮黨委書記張濱說:“當前,社坡鎮黨委、政府在桂平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大力推進規劃5000畝的珠江—西江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我們以產業園區為平台,充分發揮社坡腐竹產業優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傳統小作坊向綠色生態轉型升級。同時,加強社坡腐竹原產地產品保護,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升品牌形象,整合腐竹資源,扶持一批有實力、有規模、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做大做強,奮力建設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努力打造腐竹產業特色名鎮,推動社坡鎮全面加快鄉村振興。”(王勇 謝靜翔 姚博譯)

(責編:王勇、黃昱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