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永葆為民初心 化解“急難愁盼”

——港口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2021年08月10日15:09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港口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大樓。鐘滿德攝

青年志願者指導群眾做好疫苗接種信息登記服務。漁洲坪街道辦供圖

港口區城市管理監督局執法隊員在桃花灣社區南湖街執勤中發現有群眾將汽車停在路邊搬運貨物,執法隊員立即上前幫忙將搬運貨物上車。零川攝

7月29日,防城港市港口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在建設單位組織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地址位於漁洲坪建政路與田遼路交匯處,佔地8.39畝,建設規模4971.26㎡,建設內容有康復中心主體及附屬配套工程,主要為全區具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及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提供服務,該項目是港口區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港口區用“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行動檢驗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以解決群眾 “急、難、愁、盼” 的問題為首要任務,創新活動載體,激發干事活力,發揚為民服務精神,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全區掀起“我為群眾辦實事”熱潮。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以來,港口區在為民辦實事方面累計完成投資約7206萬元,共為群眾辦實事1000多件,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治引領一路向前

港口區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強調,成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區發改局作為牽頭單位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學好黨史,帶頭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聯動聚力扎實推動活動走深走實﹔結合港口區實際制定《關於在全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重點圍繞“三服務、四健全、五強化”工作,聚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等重點任務,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序全面開展。

傾心為民縱向到底

該區全面推行“基層黨建+社區(村屯)警務+網格化綜合治理”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整合政法力量下沉村(社區)網格主動服務,強力推動“三官一律”全面進駐村(社區),系統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目前,43個村(社區)網格共配備43個“三官一律”工作組,已全部到位並有序開展工作,“三官一律”工作組共派出干警37人,法官28人,檢察官13人,律師9人通過走街串戶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法律援助、排查走訪“九類重點管控人員和三類矛盾糾紛”等活動,“三官一律”進駐村(社區)有效預防了個人極端案事件風險隱患,提前介入前端調查化解矛盾糾紛,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憂。

港口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鄉村振興”工作相結合,組織開展“三清三拆,風貌改造”工作,清理村庄垃圾、庭院雜物、衛生死角,拆除私搭亂建、違章建筑等,全力推進自然村(屯)鄉村風貌全域整治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127個生產組整治,清理村庄垃圾約260噸、清理亂堆亂放2000多處、清理池塘溝渠300多處、拆除私搭亂建、違章建筑、廢棄危舊建筑30多處,進一步提升了鄉村風貌。

為全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該區堅持“政府主導+行業協同+網格(單位)實施+個人參與”的工作模式,構建“鎮、街領導包村(社區)”的組織動員體系,落實屬地、行業、單位、個人“四方”責任,組織轄區內鎮(街)、村(居)委會干部,網格員、志願者等一切力量逐門逐戶開展入戶摸排、登記造冊、組織接種工作,接種任務落實到接種點和具體人員,按周計劃、按日推進。截至8月5日,港口區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劑184314人,完成96.97%, 第二劑150246人,完成83.29%,12-14歲完成第一劑接種78.49%。為加強疫情防控管理,該區還持續開展冷鏈食品經營監管摸排,共檢查經營戶104家次,進一步完善了冷鏈食品經營單位檔案管理,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民生保障橫向到邊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港口區鄉村振興局對各鎮(村)鞏固脫貧攻堅項目謀劃、項目資產管理、小額信貸落實,幫扶產品銷售等情況進行部署,加快項目資金實施,推動惠民項目落地見效,目前有2個灌溉項目開工建設,3個人飲項目已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持續完善困難群體兜底保障機制,港口區民政局今年投資120萬元對光坡敬老院進行改造提升,更好地完善光坡敬老院設施建設,為老年人提供舒適、休閑的生活環境。

為優化服務,提升就業活力,港口區人社部門加大就業措施,通過定期發布招聘信息、舉辦現場招聘會,為用人單位和有務工意向人員搭建高效的“面對面”對接平台,共有87家企業參加招聘,提供3900個招聘崗位,有效幫助周邊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同時,按規定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共808.44萬元,受惠企業1700余家,發放新增崗位社保補貼共計82697.53元,大大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在教育提升方面,港口區在“薄改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項目上,投入353萬元,為桃源小學新建一棟教學綜合樓,面積1860平方米﹔在校舍安置保障長效機制資金項目上,投入263萬元,為沙港新區小學新建一棟教學樓,面積1350平方米。在教學方面,深入推進教師異域課堂教學體驗活動,繼續開展英語雙師雲課堂課程,促進農村學校也能享受優秀的英語教育教學資源。

為保障醫療衛生服務, 港口區將區人民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立項新建一棟住院大樓和一棟傳染病防治綜合樓,傳染病房項目已完成項目可研、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投標等前期工作。項目總投入3711萬元,今年3月底主體工程已封頂。目前,項目已完成外牆砌磚,現正在進行強弱電及水電管預埋,計劃8月31日前竣工投入使用。

為強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該區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圍繞工作目標,制定國檢規劃編制工作計劃,扎實開展工作。落實潭稔組和蝦籮組群眾預留用地項目、光坡鎮中心小學擬新建教學綜合樓和運動場項目,以及港口區企沙鎮海蜇加工廠、榮興食品加工廠等企業項目用地規劃選址工作,進一步推進了項目落地建設﹔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庄規劃編制工作,2021年港口區村庄規劃採購計劃已備案通過。截至目前,共受理了用地規劃許可証81宗,辦結81宗﹔受理工程規劃許可証35宗,辦結35宗﹔受理工程竣工核實22宗,辦結22宗。

在文化旅游體育服務方面,該區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我們的節日”非遺展示暨端午節活動、“慶百年華誕 為黨旗增輝” 港口區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晚會、2021年港口區華僑村“僑心向黨”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暨“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文物安全宣傳演出活動等文體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既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也使更多的群眾知黨史、明黨恩。該區於今年4月申請簕山古漁村創廣西四星級鄉村旅游區,已完成初審,於8月3日通過驗收被自治區列為2021年第二批廣西四星級鄉村旅游區﹔簕山古漁村5家創三星級農家樂相關申報前期工作已經准備完畢,等待相關部門審批。該區還繼續推進大龍口生態鄉村創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打造出濱海鄉村休閑旅游品牌 。

在公共交通方面也有新成果,簕山古漁村提升改造工程中的欖埠江大橋正在預制箱梁、架設橋面。目前,項目已完成80%工程進度,預計8月底完工。針對轄區內共享單車違規停放,該區開展集中整治行動,今年以來,暫扣亂停亂放共享單車917輛、處罰7起、發放整改通知書25份,有效解決亂停亂放,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洪許艷)

(責編:周雨樂、黃昱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