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寧火龍果由零星種植發展為產業化生產,火龍果品種逐步更新培優,應用分選冷鏈等設施,現代化、標准化生產快速發展成熟。2020年“南寧火龍果”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同年廣西農業農村廳選取南寧火龍果實施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重點推進南寧火龍果的品質提升和整體品牌建設,廣泛推進綠色食品標准化生產。截至2020年底,南寧火龍果種植面積達17.54萬畝,佔全國火龍果總面積五分之一,產量達31.45萬噸,全國市場上每5個火龍果就有1個來自南寧,南寧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火龍果產區之一。
新品種、新栽培模式、新發展理念鍛造高品質。南寧火龍果以果形大、肉質細膩,品味清甜的品質獨步市場。為鑄就如此的高品質,南寧火龍果在產業升級上注入新發展理念:種植上用新品種,栽培上用新技術,產業上標准化生產。
“金都一號”“桂紅龍”“軟枝大紅”等都是市場熱銷火龍果的品種。大力推廣單聯排、雙聯排種植,從畝植400-500株提高到800-2200株,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創新應用火龍果夜間補光技術,每年多收2-3批果,從原來的每年9-11批果增加到13-15批果,總產量得以大幅提高。同時施用有機肥,減量使用化肥,應用有機化改良技術,果品穩定優質。南寧市火龍果優質品種面積覆蓋率70%、火龍果標准化率70%、火龍果優質果品率80%。南寧市擁有十多條火龍果分選及商品化包裝生產線,配備貯藏冷庫,具備果實清洗、分級、包裝、保鮮、加工等條件,為火龍果標准化生產的重要載體。廣西佳年火龍果基地、金福公司火龍果基地獲得“出境水果標准果園”認証。南寧火龍果獲得第十六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第十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等榮譽。
地理標志、綠色食品、達標合格証“三証”上市保質量。強化質量控制和特色品質保持,嚴格落實生產技術規程,廣泛推進南寧火龍果“農產品地理標志+綠色食品”雙認証,引領南寧火龍果產業的良性發展。目前獲得“南寧火龍果”地標授權的企業23家,其中不乏國家級龍頭企業,自治區級和市級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在農業農村部門的監管之下,嚴格按“南寧火龍果”地理標志的生產標准組織生產。2020年,南寧市通過綠色食品標志許可的火龍果種植企業有20家,佔全市77家規模火龍果種植企業的25.97%,綠色食品頒証面積3萬多畝,佔火龍果總面積的17.6%,產量13萬噸,佔總產41%。廣西農業農村廳開展南寧火龍果專項監測抽檢,按綠色食品標准抽檢77個基地的156批次南寧火龍果,檢測產品有97%達到了綠色食品標准。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証制度保追溯。由生產者對產品提供合格証,達到主體追溯,確保了生產的主體責任得以落實。自此,南寧火龍果得以實現產品帶“三証”上市,即地理標志標識、綠色食品標識、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証,全面推動統一產品名稱、統一品牌標識,為南寧火龍果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協會成員抱團、產業融合促鄉村振興。南寧火龍果種植千畝以上的企業有十多家,帶動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南寧火龍果種植和流通企業同成立南寧火龍果產銷聯盟,升級為南寧市火龍果產業協會,協會會集了近90家生產主體。協會的成立極大促進了南寧火龍果標准體系的建設,推動南寧火龍果產業朝著規模化、標准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延長產業鏈條促進三產融合。南寧開發火龍果果園觀光、採摘體驗和休閑餐飲等火龍果生態旅游,火龍果基地夜晚的火龍果燈海成為了網紅景點,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金福伊蜜火龍果干、紅振企火龍果酥餅、火龍果酒等加工產品逐步面市,初步形成標准化種植、種苗培育、果品加工、倉儲物流、園林美化工程和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開發為一體、三產高度融合的火龍果產業園區。2020年,南寧火龍果產業帶動農戶10712戶42090人,帶動每戶增收8.4萬元。(廣西農業農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