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受組織選派,蘭慶同來到隆安縣南圩鎮聯伍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三年多來,面對著高達36.71%的貧困發生率和零基礎的區域特色產業,他始終堅持扎根基層,真抓實干,不辱使命,努力做好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引路人,讓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黨建引領脫貧路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蘭慶同始終聚焦主責主業,把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的有機結合,為打通脫貧道路“最后一公裡”提供重要保障。
聯伍村黨總支部曾經是軟弱渙散黨組織,如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夯實基礎?蘭慶同以黨建工作為龍頭,通過打造“黨建扶貧雙推進·黨旗領航齊攻堅”黨建品牌為抓手建設過硬黨支部,定期開展“第一書記接待日”活動,在全村6個屯設立黨群聯系點和黨員教育點,每周由各黨員輪值一天接訪群眾,聽取民意民聲,並開展黨建帶群團活動。貧困戶通過政策保障、產業項目分紅、土地流轉、村級補助、務工就業等方式實現脫貧,真正發揮黨建擔起脫貧“領頭雁”的作用。2019年,聯伍村黨總支部被自治區組織部評為“三星級農村基層黨組織”,聯伍村黨總支部、村民委員會也被南寧市委、市政府評為“南寧市2018年度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先進集體”。2020年蘭慶同被評為“廣西優秀共青團干部(脫貧攻堅專項)”“南寧市優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
精准扶貧暖人心
聯伍村是南寧市深度貧困村,地處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山區,以石山地為主。2015年,通過精准識別,聯伍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60戶1419人,貧困發生率51.67%。
面對如此難啃的“硬骨頭”,蘭慶同拿出了“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堅持摸清底數、問題導向、全面發力、多點開花的工作原則,走到群眾中間,做群眾的貼心人、暖心人。他對照脫貧標准,嚴格落實各項政策,以更有力的舉措、更扎實的行動,全方位深入推進聯五村脫貧攻堅。三年多來,共爭取各方資金1300多萬元,建成人飲提升、通村路擴建等22個基礎建設項目﹔多方籌措資金45萬多元,解決了36戶困難戶日常生產生活、義務教育、醫療保障和8戶的危房改造資金缺口問題。
蘭慶同明白,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才能讓他們臉上的笑容多起來。建設好大石山區的村集體經濟,必須因地制宜,選好選准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在多方支持下,他共籌集資金255萬元,建成了自主經營的村集體經濟項目——聯伍村肉鴿養殖產業示范園,不僅填補了村集體經濟的空白,也以多種方式帶動貧困人口增收,共帶動貧困戶96戶,帶貧比例達到26.5%,打造了具有聯伍村特色的“造血式”扶貧模式。2019年產業園總產值達95萬元,利潤32萬元。從2021年起,產業園年總產值預計可達160萬元以上,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純收入35萬元。2020年,聯伍村村民合作社被評為南寧市市級示范性經濟組織。
2020年,聯伍村順利實現了現行標准下建檔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如今,不僅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2021年5月7日,南圩鎮聯伍村榮獲“2019—2020年度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健康扶貧燃希望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聯伍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加上經濟拮據,很多村民小病捱成大病、甚至是重病。到任第一書記后,蘭慶同立即遍訪農戶,普查全村群眾健康狀況,對當地村民的健康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依托后盾單位的醫療資源優勢,扎實開展醫療下鄉等健康扶貧工作,共組織開展了14次大型免費義診活動,義診人數達2000多人次,贈送藥品折合人民幣4萬多元。
家住聯伍村都潤屯六歲的趙某銀,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不能獨立行走、沒有語言能力,生活也無法自理。為了讓這個家庭擺脫貧困,蘭慶同為趙某銀爭取到“天使陽光基金”的資助,幫助他們家庭減輕醫療負擔。蘭慶同還組織醫生為全村39名精神疾病患者開展入戶診療活動,親自駕車送8名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到精神病專科醫院接受救治、5名患重病的貧困人口到區級醫療單位就診。他還半夜冒著大霧趕到縣人民醫院,爭分奪秒與值班醫生共同探討手術方案,挽回了一名因車禍造成硬膜外出血的19歲少年的性命。他將推進健康扶貧工作作為筑牢致貧返貧“防火牆”的重要抓手,整合后盾單位和社會愛心企業幫扶經費20萬元,建設聯伍村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廣西中醫藥大學健康扶貧基地,並在廣西區內率先開展“輪值村醫”健康扶貧專項活動,開創了自治區級三甲醫院專家每周定期到村坐診帶教的全新健康幫扶模式。活動自2020年9月啟動以來,已經輪值了26批次共105名專家,接診患者1900余人次,后盾單位捐贈藥品、醫療用品價值達12萬余元。
疫情防控促發展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又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蘭慶同時刻牽挂村民的安危,他放棄了春節休假,連續43天堅守在村級抗疫一線,帶領聯伍村黨員干部挨戶敲門走訪,到村民家中宣傳科學防治知識,不斷提高群眾對防控疫情的重視程度。面對目前疫情常態的現狀,他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積極探索村集體產業轉型,為扶貧村產業發展謀發展、找銷路,14000余羽由於疫情影響滯銷的肉鴿,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走進后盾單位食堂和黨員干部職工家中、走進寧家鮮生等南寧市主流超市賣場中,幫助村集體和貧困戶增收25萬余元。
駐村三年多以來,蘭慶同始終牢記中共黨員的初心使命,牢記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忠誠和擔當。他說,將繼續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盡已所能,正心、正身、干事、創業,把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的脈搏,始終把黨的囑托和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何世全、張芳)